萬維網聯盟(W3C)今日宣布,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中國辦事處正式升級為全球總部。而隨著此次中國辦事處的升級,北航也成為全球第四所具備總部資格的高校。
根據中國辦事處技術顧問胡春明的介紹,W3C此前三個總部有不同分工,其中美國麻省理工大學(MIT)主要負責快速發展的新興領域,比如中國、印度、澳大利亞;歐洲數學與信息學研究聯盟(ERCIM)主要負責歐洲、巴西、非洲地區;日本的日本慶應大學(KEIO),主要負責日韓國區域的會員和業務發展。
而此次中國辦事處升級為全球總部,W3C在中國的25個成員應該是一個重要助力。03年即進入中國的它,從備受冷落到成為現在的熱門,可謂是經歷了一場“耐力戰”。我們可以做個簡單的回顧:
2003年,W3C首次在中國舉辦了“中國國際萬維網發展論壇”,不過根據當時的參加者、現在HTML5工作組成員haze的日志,到場成員主要為高等院校和研究者,互聯網企業的代表寥寥無幾。
而到2005年,北航成功申請了W3C北京辦公室的掛靠資格,W3C也將中國區域的辦事處從香港科技大學轉到北航,W3C在中國遭遇冷落的情況才有所改善。聯通、華為先后加入了W3C,其中聯通還深入參與了Widget和設備API方面的標準制定工作,這些標準雖然不在HTML5工作組內,但也是廣義HTML5的部分。
不過,當時國內的W3C會員仍以中國科學院、香港政府科技資訊總編辦公室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為主。
北航的推動力量也成為W3C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2008年,北航助其舉辦了第17屆W3C會議,而2011年3月,還在深圳研究院設立了國內第二家分支機構——W3C深圳辦事處。
轉折點出現在2011年底。當年9月,W3C的CEO Jeff Jaffe訪問了百度總部,就百度加入W3C正式簽署協議,百度也因此成為國內首個加入W3C的互聯網企業。而百度一加入,國內的其他互聯網企業也不再觀望,騰訊也加入了、360也加入了……可以說,2012年,W3C終于等到了中國互聯網巨頭們。
不過,中國辦事處升級為全球總部,在這條新聞的背景下才能凸顯其重要性:就在上個月,W3C宣布HTML5的技術規范完成,讓企業和開發者有了一個可以參照實現和規劃的目標。而按照W3C的計劃,HTML 5 標準規范將在 2014 年完成。
雖然全球總部并不會直接參與W3C的標準制定工作,但是在其中發揮的力量也不可小覷。我們應該可以期待,在這一年的時間中,北航將反過來作為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助力,讓后者不再成為HTML5標準的“業余玩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