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部時間1月15日上午10點,北京時間1月16日凌晨2點。Facebook在新園區首次召開新聞發布會,CEO馬克·扎克伯格宣布推出一款社交搜索工具Graph Search。巧合的是,就在昨天本人的一篇微博和一篇推薦博客中,都明確指出Facebook將有可能進軍搜索市場,且勢在必行。那么,Facebook帶來的圖譜搜索有何特別之處?圖譜搜索的背后又有何更加重要的信息值得挖掘?Facebook手機哪去了?
最先得知Facebook將做搜索的消息,是來自于在Tech Crunch大會上認識的一位美國科技媒體朋友。他也收到了Facebook的邀請函,他當時預測Facebook很可能推出一款“Facebook Search”的產品,被他命名為“臉譜搜索”。而事實上,最終Facebook推出的這款產品剛好是搜索,只不過變成了“Graph Search”,翻譯為“圖譜搜索”。

后來,我將這條第一手消息發布到我的新浪微博,看來這位同行對Facebook的預判比較準確。而我在昨天的一篇新浪推薦博客中也指出:“如果你是想搜索公開的互聯網信息,那么谷歌可能是不二選擇,而一旦當你想知道家人、好友最近的動態時,顯然谷歌不會也沒有機會為你提供幫助。此時,Facebook成為你唯一的獲取信息的源泉。那么,Facebook搜索就勢在必行。”顯然,Facebook更明白推出圖譜搜索的重要性,以及其將在未來與谷歌的制衡中所具有的重大意義。
下面,我們就本次發布會扎克伯格的發言以及一些細節,來一起看看“圖譜搜索”背后有哪些可供挖掘的價值與信息。
首先,從Facebook內部而言,Graph Search是眾望所歸的產物。作為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10億用戶,2400億照片和1萬億次訪問足以讓Facebook成為一個龐大的數據庫。對于一向提倡“互聯網應該發揮工具職能”的扎克伯格來說,搜索是最能滿足用戶需求,又同時能為用戶提供幫助的一款產品。綜合Facebook,我們不難發現,地點、贊、好友訪問已經成為社交網絡中最受歡迎或者被分享次數最多的消息和功能。當用戶越來越多的時候,大家迫切需要通過一種工具化產品,將自己的回憶以及未來潛在關系展現出來。用圖譜的形式來展現,既符合了用戶需求,同時又創新了搜索形式,扎克伯格讓一成不變,索然無味的搜索發生了全新變化,而這正是基于Facebook的“極客”甚至是“黑客”基因。

其次,從外部互聯網環境而言,Graph Search將扮演重要作用。作為全球知名的搜索引擎,谷歌備受關注。而谷歌搜索在美國的市場占有率已為65%,在全球更是超過85%,瀏覽器占有率世界第一,力壓巨頭微軟和雅虎。谷歌的戰略十分清晰,用瀏覽器控制上網入口,用搜索給用戶提供所需信息。而Facebook并沒有自己的瀏覽器,雖然社交網絡能夠增加用戶訪問量和用戶黏度,但是缺少控制級的產品成為Facebook的軟肋。而搜索恰好可以彌補這一不足。在發布會中我們發現,Facebook已經和微軟達成了合作關系,未來Graph Search很可能與必應Bing搜索進行整合,Facebook提供用戶數據,微軟提供搜索技術,二者強強聯合,或許將對谷歌構成新的威脅。雖然谷歌CEO施密特現在仍然可以高枕無憂,但要知道互聯網世界風云變幻,24小時之內就有可能發生足以影響世界的巨變。

最后,發布會結尾,扎克伯格回答了記者的提問。當被問及何時登陸移動終端以及未來發展時,扎克伯格只用了一句話回答:“目前很難進行預測。未來將整合Instagram數據。”其實這很好理解,Graph Search要想登陸移動終端,需要先有移動終端做支持。Instagram已經擁有大量用戶數據,而Graph Search投入使用之后,也會收集到大量的用戶數據。但是,如果Facebook想充分利用這些數據,就需要一款移動終端設備,合作也好,自主也罷,Facebook 手機只是早晚的產物,但是現在卻成為一個未知的謎!其實,扎克伯格的潛臺詞就是“什么時候出了Facebook 手機,距離整合Instagram數據的Graph Search登陸移動終端的日子就不遠了。”
筆者專欄作家、評論人城宇認為,無論于情還是于理Facebook圖譜搜索都應該登場了。但是,搜索引擎的關鍵點在于通過信息收集、信息整理,用最快的速度將用戶最關心的內容展現在眼前,這當中體現了互聯網工具特征和過濾器原則。在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過程中,Facebook將不得不面對老生常談的用戶隱私問題,如何完善相應機制,規避風險,成為扎克伯格需要擔心的地方。圖譜搜索雖然很新,并且似乎很有意思。但是,對于用戶而言,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最需要的信息則成為關鍵。顯然,對于精簡搜索結果這個問題上,Graph Search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總之,Facebook發布社交搜索引擎Graph Search在情理之中,而Facebook手機變成未知的謎,卻成了意料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