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近日推出的Surface平板終于一改人們對其在工業設計上的詬病,推出了一款足以讓所有的人感到驚艷的產品:鎂合金機身、10.6英寸的顯示屏、一應俱全的擴展接口,面向不同消費群體的Windows RT和Windows 8 Pro版以及磁性接口的Touch Cover,這一切都不禁讓人浮想聯翩。
從某種意義上說,Surface并不是微軟推出的一款新產品。早在2007年,比爾·蓋茲就為人們演示了名為Surface的全觸摸概念電腦,平時靠鍵鼠才能完成的操作只需要通過觸屏動作即可完成,同時支持多用戶間的多手勢操作,但30英寸的屏幕尺寸和高達10000美元的售價足以阻礙這款產品的大規模普及和流行。
如果我們追溯更久遠些,就會發現比爾·蓋茲以及微軟從來就沒有放棄在平板電腦方面的努力。2002年,微軟和惠普、三星合作推出了Windows XP的Talent PC版本,但是笨重的設計、電池續航方面的缺陷、笨拙的觸摸筆輸入裝置以及1500美元的價格使得這款產品成為微軟產品線上的匆匆過客。

微軟一直在努力,比爾·蓋茲早就提出了平板電腦的設想,但最后這塊市場的開拓和繁榮卻由蘋果和喬布斯的iPad實現,在推出兩年多的時間里,iPad已經售出超過6700萬臺,同時在平板市場上還有Google的Android平板和Amazon的Kindle爭奪著剩下的市場份額。
那么,此次微軟平板的推出會不會改變平板市場蘋果一家獨大的現狀?微軟在經歷了Zune音樂播放器、Kin手機的失敗之后,在這次的平板戰爭會取得勝利嗎?
很有可能,非常有可能。
之前微軟的平板之所以衰敗除了概念太過超前之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長期從事于桌面系統開發的微軟還沒有清楚地認識到PC和平板之間的差別,只是簡單地將桌面的設計思路照搬進平板。
或許,微軟的確應該感謝蘋果這個對手,或許正是蘋果在工業設計、應用服務以及在對移動趨勢的把握上給了微軟靈感和動力。
此次,Surface平板在輕薄化(RT版本僅有9.3毫米,Windows 8Pro版也只有13.5毫米)方面做出努力的同時,還特別推出了Windows RT和Windows 8 Pro版,在功耗方面有著優秀的表現,同時借助微軟強大的開發者群體,可以作為一個入門級產品,而后者則是以專門為平板設計的Windows 8為基礎,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精彩的平板體驗。
與iPad娛樂定位不同,Surface同時還具備了強大的Office套件,這意味著人們用Surface不僅能實現iPad的娛樂功能,還能進行日常辦公操作。這不僅對iPad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優勢,對傳統的筆記本以及現在的超極本都會造成不小的沖擊。
或許,對微軟平板影響最大的可能是它的定價,但是微軟曾經毫不介意地連續五六年虧本甩賣XBOX,最終取得如今主機市場上的勝利,所以今年秋天微軟以不可思議的低價策略來銷售Surface平板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迅速打破iPad對市場的壟斷建立自己的品牌優勢才是微軟Surface的當務之急。
盡管目前iPad占據了近六成的市場份額,盡管目前WP7只占有2%的智能手機市場,但對微軟來說,這一切不僅不是劣勢,反而可以使它甩開包袱以后來者的身份參與市場的競爭。
微軟來經歷了這么多年在電子消費市場的多次落敗后,今年年將成為其發展歷史上分外濃墨重彩的一年,對它來說,2012年不僅不會是世界的末日,反而將是它重新崛起迎來新輝煌的契機。
而這一切都將以Surface為起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