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中國電商的終極致勝年。在經歷了2011年的大風大浪之后,2012年電商的發展明顯趨于成熟。嘩啦啦的廣告資金投入已經被拒絕,餐飲電商的理性發展時期已經來臨。
易觀國際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團購市場交易規模達到237億元。2011年中國互聯網用戶突破5億,其中網購用戶超過2億。團購網站的巨額交易量讓電商們看到了餐飲市場在互聯網中的巨大潛力。
散兵游勇 網上訂餐遇困境
2012年百度與新京報聯合推出京探網、網易飯飯與大眾點評的客戶點評歸屬之爭、騰訊QQ美食推廣力度不斷加大,都讓餐飲電商巨霸歸屬充滿懸疑性。同樣在2012年開年之初,肯德基網上訂餐的廣告便攜帶著其原本已有的KFC高粘性客戶和“網上訂餐 天天半價”的極具誘惑性廣告席卷大江南北之每一個能宣傳之處。
相較于肯德基網上訂餐熱鬧的廣告,網上訂餐的發展及應用卻并不盡如人意。目前,餐飲企業在向互聯網擴張中,網上訂餐更像是企業內部的宣傳窗口而無法為企業帶來實際的效益。獨家店面的網上餐廳,像一個個信息孤島,直接限制了網上訂餐的發展。
網上訂餐散兵游勇的作戰方式,讓商家網上餐廳的可信度極低,宣傳難度大、服務良莠不齊將網上訂餐巨大的市場困在了小范圍的快餐領域之內。網上訂餐單筆訂單量的數額通常比較小,消費者對網上餐廳的既缺乏了解也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和信任度成為困擾網上餐廳向前發展的重要原因。
平臺受限 肯德基難治頑疾
看上去滿目琳瑯的餐廳,實際細分到應用地域之后,餐廳的選擇便寥寥可數,用戶甚至可能逛遍數個區域,也找不出一家合意的餐廳。這是記者登錄京探網之后的第一感覺。
京探網的最大局限性在于它并沒有精細市場,這并不是說新京報與百度不想讓市場更精細化,而是由于現實所迫。一向做事專注的百度與以認真嚴肅聞名的新京報如果將京探網用地域化的方式細分,那么京探網平臺的局限性就會凸顯出來。
這樣的局面,其實不能完全怪京探網,商家的加盟數量有限,加上消費者對網上餐廳的信賴和應用程度相對較低,京探網目前只能以籠統化的方式,用多店匯聚人氣,卻并不強調實際應用。相比于京探網,大眾點評則采取了更為直接的盈利方式,大眾點評推出的團購似乎承認了其平臺的局限性,利用團購增加現金流已經成為了大眾點評盤活企業資金最有效的方式。
電商拓展 嘩啦啦引領潮流
網上訂餐的平臺型發展已經呼之欲出。各式各樣的網上訂餐平臺如果能整合為同一界面,那么網上餐廳的可信度及訂單量必然會大大增加。平臺型網上餐廳的發展壯大,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消費者對網上餐廳的信賴度問題,從而增加網上餐廳的訂單量及用戶黏性度。
“豆撈坊”的畢先生告訴記者:他們有自己的網上訂餐平臺,但由于單店效應的吸引度不夠,所以豆撈坊的網上訂餐平臺一直只是餐廳對外宣傳的窗口,而無法為餐廳帶來實際的效益。加入嘩啦啦網上訂餐平臺之后,他們店從嘩啦啦過來的客流源源不斷。”嘩啦啦通過與多家商家合作,實現了地域化的精細劃分。訂餐商品選擇性可能的增加、產品種類的豐富、商家準入門檻的審核和要求標準提高讓嘩啦啦網上訂餐平臺儼然成為了餐飲界的淘寶網,在為廣大的消費者帶來無數精彩美食體驗的同時,也在引領者中國網上訂餐的發展趨勢。
隨著網上餐廳向平臺型擴張發展,加入平臺的商家增多,消費者必定能在網上餐廳中找到更多自己喜歡的美食,輕輕松松大飽口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