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蘋果新iPad的發布及首日預定量的火爆,其對于傳統PC市場的壓力有增無減,據相關預測,由于以iPad為代表的平板電腦的增長勢頭迅猛,其在2013年的出貨量有可能會超越PC,所以目前被業內看好的超極本就充當起挑戰蘋果iPad和保衛傳統PC的重任。
在前有MacBook Air比較的前提下,超極本發展初期的精益求精顯得至關重要,質量決定速度和未來的規模。
由于兼具傳統PC(筆記本)性能和平板電腦輕薄等特點,尤其是隨著今年微軟Windows8的發布,使得其能夠提供傳統PC和平板電腦間雙重體驗,超極本的前景還是非常令人期待。從今年年初的CES到不久前結束的德國漢諾威CeBIT上,各路PC廠商展出的超極本令人眼花繚亂,其景象和去年年初的CES上各廠商推平板電腦的情景頗為類似,這在令筆者欣喜之余,也不免生出幾分擔憂。
在剛剛結束的蘋果新iPad發布會上,蘋果CEO庫克在介紹iPad時,刻意指出了去年有100多款平板電腦與iPad競爭,但最終無功而返。事實也的確如此。究其原因,除了谷歌Android系統的問題外,各家平板電腦的千篇一律應該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這種千篇一律一來是表現在外形設計上;其二就是軟硬件的搭配(ARM+Android)和幾乎相同的使用體驗;其三就是價格區間的趨同。這些同質化的平板電腦非但沒有給iPad造成實質性的沖擊,反而給市場和用戶造成了選擇上的困惑,同時又讓彼此間的競爭除了價格之外別無他法,而最終價格戰的結局就是賠本賺吆喝,惠普的TouchPad和RIM的Playbook已成前車之鑒。
從目前超極本的發展初期及廠商們推出的產品看,上述Android系平板的征兆正在顯現。筆者不否認與傳統的PC(筆記本)相比,超極本在設計上和使用體驗上均有所突破,但尚未出現決定性的亮點,尤其是與平板中的iPad和PC中的MacBook Air相比。也許正像英特爾中國區總裁楊敘所言,待Windows8上市后,超極本真正的價值才能最終體現出來。也正是由于這樣,初期的發展至關重要,畢竟一個產品進入市場后給市場和用戶的第一印象相當重要,就像蘋果的iPad和MacBook Air剛上市的時候一樣。
但從目前推出超級本的情況看,水平良莠不齊,據有的媒體記者稱,拋開體驗不談,僅從設計和工藝上,有的廠商的超極本并不精細,至少與蘋果的MacBook Air相比,但在價格上,由于是初期,所以也沒有體現出絕對的優勢,更令然擔憂的是,由于超極本的市場機會,還有眾多的廠商加入進來,但不客氣的講,這些廠商的水平確實令人不敢恭維,除了過早挑起價格戰外,在產品層面很少會有所作為。但過早挑起彼此間價格戰的后果,特別是對于一個尚在發展中的產品,絕對不是什么好事情,畢竟主流的PC廠商還指望超極本可以緩解傳統PC市場低利潤的壓力。更重要的是,不能讓一些水平過低的廠商加入,損害了超極本本身所應該具有的品質和價值。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超極本發展的初期,有眾多廠商的支持是好事,但無限制地令廠商參與其中,是否會引發競爭的無序,即產品設計及體驗上的差異過大,最終導致前期的產品給市場和用戶的感覺和體驗差距過大,進而損害英特爾牽頭發起的超極本良好的市場初衷。故筆者建議,應該適當放緩超極本目前推出的速度,甚至必要時限制某些廠商的進入,在質量,至少是在Windows8上市前,注重設計及工藝上的精益求精,之后在體驗上作出自己的差異化(因各廠商而異),所謂萬事開頭難,尤其是要開個好頭。畢竟超極本重任在肩。而Android系平板的一哄而上的前車之鑒就擺在那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