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拜讀和翻譯了Android design設計指導后,對比Android 4.0與Android2.3及之前版本的App設計指導,總結了Android 4.0設計的10大改變:
1. 導航欄 (詳見模式PATTERNS>導航Navigation)
由之前的物理按鍵導航(返回、菜單、搜索、主頁)變成了嵌入屏幕的虛擬按鍵(返回、主頁、最近任務)。

左側為早期有4個物理按鍵的手機,右側為新版只有3個虛擬按鈕的手機
把菜單項和搜索項從導航欄去掉,把之前通過長按主頁鍵才出現的最近任務直接展示在導航欄中。

最近任務的界面
把菜單收起的同時,在軟件界面的操作欄上增加了“更多操作”(action overflow),如下圖中的黃色圓點所示。

黃色圈部分為“更多操作”(action overflow)的位置和點擊后內容的展示方式
2. 操作欄 (詳見模式PATTERNS>操作欄Action bar)
操作欄從之前的app圖標+操作,變成如下圖所示:
1向上+2 Spinner+3 重要操作+4 更多操作。
其中,向上按鈕,點擊后是去到當前界面的上一個層級,非第一層級界面有此按鈕,第一層級界面則無向上按鈕;Spinner 是用于展示內容的下拉菜單,其內容包括視圖的快速切換和顯示相關內容的完整信息;更多操作(action overflow)是集合操作欄中不常用的和非重要操作的地方。

操作欄可以拆分成下圖中的1主操作欄、2頂部欄和3底部欄。如果需要,頂部欄可以承載選項卡tabs,底部欄可以承載主要操作和被收起的更多操作(action overflow)。

在空間足夠的橫向屏幕展示界面時,被拆分的操作欄,可以靈活合并在一起。如下圖中的手機端橫豎屏操作欄所示。

3. 多面板布局 (詳見模式PATTERNS>多面板布局Multi-pane layouts)
多面板布局更多的是針對平板電腦,把手機端的目錄視圖和詳情視圖兩個層級的界面,甚至更多的頁面,復合展示在同一個界面中,有效地利用平板電腦的屏幕空間,扁平化層級結構,簡化導航。這點在iPad上已經運用得相當嫻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