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私有化成為電商行業最熱門的話題,業內人士對于阿里巴巴私有化的評價褒貶不一。站在客觀的角度上看,阿里巴巴私有化是整個阿里巴巴集團業務的需要,盛大和阿里巴巴的私有化告訴我們,企業的發展不只有上市需求,還有退市需求。阿里巴巴為了保持其良好形象,多花很多錢使其B2B業務以與上市同樣的價格退市,如果把每年的通貨膨脹算進去,阿里巴巴上市獲得了很多利潤。所以這次又有很多人說馬云是喜歡搶占道德制高點的騙子,其實這么說也可以,不過馬云知道,寧可被人說是騙子也需要站在道德制高點之上,因為企業形象與聲譽是企業健康發展下去最基本的外部因素。
阿里巴巴B2B私有化為轉型鋪路
阿里巴巴B2B業務轉型已經迫在眉睫,在B2B電商領域耕耘多年的阿里巴巴,已經把B2B業務發展到整個世界。這么多年來的發展已經使得阿里巴巴B2B業務橫向擴張遇到瓶頸,在國內想中小企業想在電商平臺上做交易的沒有不知道阿里巴巴的。阿里巴巴已經成為了B2B的代名詞,也是中小企業首選的B2B交易平臺。正是因為阿里巴巴有著大量的客戶,使得其B2B平臺上信息泛濫,很多企業無法得到高效的投資回報,轉而使用其他B2B平臺,或者放棄使用B2B平臺交易模式。同時,在多年的業務擴展下,阿里巴巴的客戶增速放緩,畢竟B2B盤子就那么大,阿里巴巴對國內中小企業的吸納能力已經達到極限,平臺容量也已經基本達到飽和,B2B業務轉型已是必然趨勢。
阿里巴巴私有化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阿里巴巴對其股票在香港股市的表現不是很滿意,而由于是上市公司,公司的轉型需要受到很多限制,在大阿里戰略下,整個阿里巴巴集團需要協同合作才能做好布局轉型。而阿里巴巴B2B受到的上市限制會扯整個阿里集團的后腿,所以說阿里巴巴B2B業務私有化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而沒想到的是,前段時間阿里還在為與雅虎的股權之爭忙著籌集資金,在觀眾的目光都集中在阿里與雅虎的股權交易的時候,阿里卻選擇了這個時候花費近30億美元私有化其B2B業務。如果說這只是阿里集團的業務調整而與雅虎的股權之爭沒有一點關系的話,誰都不會信。阿里巴巴B2B私有化既與雅虎的股權交易有關,又與整個大阿里戰略布局有關,而B2B業務確實已經到了轉型的時期,B2B市場還有很大的深入挖掘的價值。
阿里巴巴B2B的股價一直被低估,一個世界級的B2B平臺只值30億美元,怎么能讓阿里接受。當初阿里的業務重點不在B2B平臺上,B2B業務只要維持現狀就算完成大體任務。不過在與雅虎之間的股權問題上,上市的B2B業務就成為了一個絆腳石,所以阿里果斷退市,去完成與雅虎的股權交易。阿里巴巴的B2B股票的低價格一直是阿里手中的王牌,越危險的地方越安全,在陽光下的B2B業務以如此低的價格維持著,阿里集團有能力隨時將其私有化。如果阿里巴巴B2B業務的市值高達百億美元,那么無論是將其私有化,還是與雅虎的股權之爭都會付出高昂的代價,其實價值被低估的B2B業務是阿里手中最重要的王牌。阿里已經準備好在整個電商界開始大規模肆虐了,奉勸京東抓緊時間上市吧,別在暗地里偷偷忙于上市了。
B2B模式升級為M2B、M2C
阿里巴巴明白B2B業務轉型的重要性,所以果斷拋出30億美元巨資將其私有化(暫時先不考慮與雅虎股權問題),B2B的橫向擴張已經遇到瓶頸,深入挖掘B2B行業才能找到新的B2B金礦。B2B行業還有很多價值可以挖掘,最開始的B2B平臺主要是為了讓生產商可以通過網絡把產品提供給經銷商,雙方可以在網上便捷的展開交易。在電子商務深入發展這么多年后,很多生產商開始自建品牌,自己通過網絡銷售。省去中間的經銷商可以使生產商的產品價格更具競爭力,這樣越來越多的自產自銷型企業通過網絡銷售其產品。過去銷售產品最大的困難是打通銷售渠道,而今天電子商務發展已經比較成熟,生產商不在需要為建立渠道而煩惱,生產商可以利用網絡平臺作為銷售渠道出售其商品,這樣使產品從生產到銷售出去的過程變得簡單。因為這種模式使得生產商的產品價格非常具有競爭力,所以越來越多的生產商選擇直接通過網絡渠道銷售其產品。目前很多生產商都會選擇在天貓開設網店銷售其產品,不過畢竟不是專業的經銷商出身,生產商在電子商務銷售方面還有一定的不足,所以這就逐漸催生了二種新模式——M2B、M2C。
M2B是對B2B業務的深入挖掘產生的新模式,M2B模式使得更多的生產商可以更方便的找到更好的相對應的經銷商,或者是使初級生產商剛快捷的找到二級加工商。這種模式使得生產商有了更多的議價能力,不再會被經銷商的渠道地位脅迫。M2B模式是對B2B模式精細分類與深入挖掘之后產生的,它的大范圍主體意思還B2B模式,只是在B2B模式深入挖掘之后得出的這一種新模式的叫法。
M2C模式是指生廠商直接銷售給消費者,不需要再經過經銷商,使得其產品更具競爭力,并且可以自己樹立產品形象,有利于企業的品牌發展。這就是目前很多生產商選擇直接在網上開店的主要原因。這不是說以后經銷商就沒法生存了,畢竟不是所有的生產商都能做好產品銷售的,而且從產品的物流角度來講,如果產品想全國推廣還是非常需要經銷商的幫助,M2C模式可以讓經銷商意識到危機,從而為生產商與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相對于M2B模式來講,M2C模式更有市場前景,M2C模式的盛行將使得生活產品平均價格有進一步的下降,這是電子商務發展帶給消費者的實際利益。其實所謂M2C模式是屬于B2B模式與B2C模式之間的過度模式,也就是現在常說的B2B2C環節中的重要一環。
不論是電商B2B、B2C、C2C模式,還是所謂的電商M2B、M2C模式,這種叫法只是說給外行人聽的。行業內人士只要說到某家電商,就可以深入的說明這家電商的運營方式。模式只是對相同的運營方式的一個統稱,讓關注電商行業的人更容易理解這種運營模式。當初馬云都不知道阿里巴巴是B2B模式,后來還是業內人士幫他們總結才得出阿里巴巴是電商中的B2B模式。模式只是一個概念性的東西,實際意義不是很大,大家理解即可,不必深究。
B2B產業鏈擴張 D.S模式優勢凸顯
隨著電商行業的大力擴張與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催生出了一種新的中間模式——DS。
DS的意思是Drop Shipping,是供應鏈管理中的一種方法,零售商不需商品庫存,零售商不需商品庫存,而是把客戶訂單和裝運細節給批發商,供貨商將貨物直接發送給最終客戶。而零售商賺取批發和零售價格之間的差價。通俗上來講,也可以把drop shipping 理解為“直接代發貨”或者“轉運配送”。零售商不必積壓大量商品庫存,甚至是零庫存,在有訂單的時,可以直接把訂單轉交相應的供貨商或者廠家,由他們直接發貨給零售商指定的客戶。
筆者是在與朋友——知名博主月光沼澤交流電商思想時才深入了解了這種模式。他的團隊創辦的“搜物網”已經是采用這種模式的先行嘗試者。月光沼澤表示這種模式在國外ebay和amazon上是非常常見的模式,國外賣家在國內找供應商,但并不做庫存,而是銷售之后,由供應商直接發貨給終端用戶。而在國內這種模式基本處于空白階段,而他們所創辦的“搜物網”目前已經成為這種模式的領先者。
在電子商務的發展過程中,中間商的作用漸漸發生轉變,所以中間商對自身的定位也該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而轉變。DS模式的出現就為經銷商、供貨商等中間商提供一條新的發展出路。知名營銷專家朱衛坤表示,DS模式主要是圍繞中間商展開發展,中間商是整個環節中最重要的一環,由于需要庫存存放貨品;并且產品進貨量巨大;產品發貨流程復雜等問題,使得零售商是不能脫離DS中間商單獨與生產商合作。DS模式恰恰反映出中間商在電子商務當中的重要性。
DS模式目前處在初期發展階段,搜物網目前在完善全品貨源,全網分銷等環節,主要集中做服裝和家居等領域,但在接下來幾個月會重點開發更優質的供應商來滿足快速增加的分銷商。搜物網提醒行業后來者,做DS模式需要在平衡中發展,不管是供應商還是零售商,都不可突進或者拖后腿。在電商快速發展的今天,DS模式很有市場潛力,有實力的經銷商可以選擇轉型DS模式,而新生的小型物流公司可以選擇與DS企業合作,共同發揮出整個電商當中最重要的渠道作用。
結語
現在所謂的B2B、B2C、C2C模式已經基本沒什么新鮮感了,不能再激起輿論媒體的關注,從而不能激起市場的火熱反應。目前急需幾種新的模式來搞活整個外界輿論,使電子商務繼續受到廣泛關注,這樣才會有更多的VC、PE愿意把目光集中在電子商務的發展上。不過那個不是很實用的O2O模式在沒有成型的時候就已經被輿論媒體炒爛了,O2O模式是有前景,但是到目前還沒有哪家公司在O2O模式上取得成就,反而越來越多的公司在嘗試O2O模式,已經把整個O2O模式搞的烏煙瘴氣。而現在所說的M2B、M2C、DS等模式是對現有電子商務模式上的深入挖掘之后得出的新的概念,這些概念也可以拿來熱一熱外界輿論,把整個電商推向另一個發展高度。筆者微博王利陽if持續關注電子商務的發展,隨時與讀者探討整個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2012年還有很多電子商務的好戲可以看,我們默默關注。
(轉載請注明出處 王利陽博客http://www.wangliyang.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