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跟對人很重要。其實我覺得中國互聯網發展IDG是有功勞的,他們的理念比較好,當時我就覺得錢倒不是很重要,最關鍵是有IDG這些人做一些指導還蠻好。
其次,融資就像考大學,每門課都不能太差,容易拿到錢。有產品,有一點收入,人際關系要熟,還千萬不能偏執,偏執你就死定了。比如你技術特別牛,投資人會怕你業務做不起來,而且很多土鱉搞技術的人都是一根筋,他說我技術最牛,投資人覺得這種人根本無法溝通。
然后再說說商業模式。投資人看項目,人和事是并重的。他們對商業模式都會有預感,但是他其實講不好投哪個公司,所以要看人。不過首先還是要講你的技術,你的未來,比如我們那個視頻系統是抄韓國的,現在為止,Google+才出這套視頻聊天系統,那個時候我是靠這個系統融的資。新的模式只有天使投資愿意投,一兩百萬元人民幣是可以的,基本上不會有正規的VC來投。
土鱉創業很不容易。我們現在北京的副總胡之光是中國博客網(以下稱Blogcn)創始人,融資后被投資方架空了,人家給他派了一個職業CEO,他當董事長嘛,職業經理人總是要求業績增長,不會長遠來考慮這個公司,1000萬美元的投資都花光了,然后責任推到他頭上。不管跳得多高,你都是土鱉,都會有不被信任的成分。
反過來看,投資人也不容易,賠得血本無歸。C2第一批投資了30家以上的企業,可能80%死掉了,20%很賺錢。很多創業者拿了50萬美元、100萬美元,覺得一輩子都沒見過這么多錢,拿著這些錢就跑路了。據說他們投了一個美國什么山上的公司,在山頂上做新能源,覺得很酷,200萬美元,結果那個公司過兩天就沒了。
我現在也覺得很奇怪,為什么很多人覺得融資很容易,說馬云當時找軟銀,10分鐘就定下來了,誰知道他前面歷經了多少艱辛?我們這三輪融資都很難弄的,而且投資機構的每個人都要見過,準備一個PPT,改來改去,改好了一個個見面,從投資經理再往上總監、合伙人,而且還要有比較要好的一個人給你透風聲。最后還要有什么評審大會,VC一般都是三四個人說了算,但是至少要有一個副總裁是挺你的。投資人說自己決策快都是吹牛。
有的時候,你把商業模式給他們看,他們會讓你感覺到,你這個公司是可投可不投的,甚至暗示你要吃一些虧,例如投少一點,股份給多一點,要分期到錢。他是想用一個傲慢的態度來砍價。
但切忌不要把價錢報得太高,太高人家都無法砍價;而且你如果找了A公司報了1000萬,找B投資公司報了500萬,他們在投之前都會互相問來問去的,一穿幫就完了。
你要想好一個價錢,定了不變了,大不了我就不融了,我收入還能持平。很多公司總是猶豫,創業者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最后被投資人耗死了。
我有一個建議,就是從投資人那里借錢,當做定金,試一試他們的態度。
9158剛創立的時候,C2和華登都要投,C2沒有華登有名。因為是小投資,只有100萬~200萬美元,兩家不愿意合伙投,爭執不下。然后我管C2借100萬元人民幣作為定金,我寫了一個借條,大概就過了兩個禮拜,真的給我打了100萬。
后來我拿了這個錢以后,反倒放心了。很多情況,被拖死的原因就是說你會把心吊在那里,忐忑到底投還是不投,你以為你簽的是投資協議,實際上根本就不是。而我拿了100萬元定金,反而就不去管它,不想花太多的精力對付投資人,回過頭來做我自己的業務。如果企業的頭不管企業,整天去搞投資,那企業不是就倒了嗎?
而且要把現金流算好,計算一下一個月可能大概多少萬的費用,即使什么錢都不賺,這個公司還可以繼續維持,你要保證這么一個水平。
說白了還是要謹慎保守點,很多人一拿到錢就開始租很大的辦公室。不能擴張得太快,要當成是自己的錢,因為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筆錢會不會有。
現金最重要:賺快錢,留后路
拿到錢之后,我還有個建議,當然這話讓投資人聽到會有點兒急了:做好自己的產品的同時,還是要做點兒能夠賺錢的事情。很多人認為,接受了投資,一定要滿足投資商的那些指標,完成多少用戶、多少IP的增長,其實你漲上去又怎么樣?很多公司做網頁游戲很賺錢,你拿那個錢去做網頁游戲,投資人是不太愿意的。投資人不太懂版本這個事,但是他會天天來盯這個用戶量,你完全聽他的,天天為了做用戶量,在網上面去燒廣告,我覺得是沒什么意思的。
我研究過,現在也就蘋果的那個上面能賺點兒錢,好不容易賺了點兒,都買了推廣費了。這樣來看,做手機上面類似當時我做的那個網絡廣告聯盟還有點兒意思,就像91手機助手,這些公司能賺錢。
淘金的不賺,賣船的、賣水的這些人賺錢了。
創業者都想往金山走,但是前面可能是金山,也可能是石頭山,你拿了錢以后,買那么多水、那么多船來淘金,另外造一艘船賣賣,收點兒現錢也未嘗不可。廣告、游戲、電子商務,還有像我們現在的交友,選擇一個模式,先掙上錢再說。
現在投資人投他們的原因是因為投資人想賭。投資往往希望創業者使出破釜沉舟的勁頭,他們在賭你,希望你賭的更大。但是你不能讓自己命懸一線。博客中國當年就是,拿了一大筆錢不成功,最后死得很慘,創始人還欠一屁股債。所以有時候,融資時也不要融太多錢,這樣雙方都沒太大壓力;比如很多公司轉去做網頁游戲,那個九天音樂改作彩鈴,還有VeryCD也轉型成功了。即使原來的搞不下去了,另外的生意有收入撐著,沒準哪天能賣掉。
我還曾經把kaixin.com的域名賣給陳一舟,賣了100萬美元,算是買賣域名史上比較貴的交易了。當時看開心網火了,我一看kaixin.com沒人注冊就注冊了,開始想便宜賣給程炳浩,他還沒意識,不買。陳一舟找到我,想占人人網點股份,他不同意,就直接100萬美元賣了。我也想過自己把kaixin.com做起來,后來覺得還是專心做9158,結果看他們在那吵來吵去,感情我給他們提供了火藥桶。
但是囤域名買賣的事兒還是讓我賺到不少外快的,最高紀錄是賣過網站給滾石移動,賣了200萬美元。我也是很在乎那些錢的,我是個創業者,現金很重要,陳一舟的100萬美元很重要。創業就是掙到錢才最實在,不管當初估值多高,公司倒掉,一分不值。
現在9158已經啟動上市,這個生意是薄利的,內容全部都是UGC,以后包裝確實面臨著一個講故事的難題。800多個員工管2萬多號人——都是虛擬社區演職人員,給幾千萬用戶提供服務,光人力成本就要花掉三四億元。現在業務線很長,改為又有9158,又有新浪微秀,又有微女郎,屬于一篇報道都講不完的那種。很多人覺得9158的業務不是太陽光,但是在中國還是第一個做的,尤其是視頻KTV還是當時獨創。
可能有人覺得我們的行業有些俗,我們現在也在加強監管。廣電也要管、文化要管,電信也要管、公安也要管,什么都要管。在中國創新不容易,土鱉創新更不容易,純創新、微創新都很難,巨頭一看上,一下子就被滅掉了。現在沖出去的,一種是靠殺別人起來的,像360,干掉別人就成了;一種是找能掙錢的小市場,就像我們,掙巨頭看不上的錢,市場頂多十幾億。
連巨頭創新都有阻力。當年新浪做起來博客,也不見得有多少錢賺,原來新浪新聞廣告很賺錢,博客流量超過了新聞,就不好賣廣告,好不容易博客能賣點廣告了,現在又做了一個微博,把博客流量又拉走了,微博又不容易賣廣告。
我分析過,游戲是因為仇恨付錢的,要把那個山頭給我打下來,100萬都扔進去了。社交是因為愛、愛慕付錢的,這是一個新的業務模式。不管是世紀佳緣也好,我們這個也好,你就屬于愛上這個人了,就是一定要把她捧到第一名。那天就有一個人一次刷了五十幾萬,買了1128架9158的虛擬道具飛機, 1128是那個女孩的生日,可能已經追到了,我也搞不清楚。這真是二八定律,那20%的心理我永遠都不懂,他能愛一個人愛到這種程度,幾秒鐘之內花掉五六十萬。所以我也想透了,線下有的東西線上都有,線下的商業模式搬上去也能成。
9158全部都是用戶創造的內容,創造內容就要付錢。虛擬社區的演職人員都是女孩子,有的可能有幾萬、十萬的粉絲,每個粉絲花個幾毛錢、幾塊錢送她虛擬禮物,一聚起來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實際上對比現實當中的明星,你就不覺得這些女的賺多了,明星稍微成名一點的、牛一點的都一千萬一年,我這些女孩子都是百萬一年。我們在網上造明星,像超女,又像總統選舉,既需要人氣又需要財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