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轉眼將逝,處于風云變幻的科技媒體行業,我們與億萬網友一同見證了無數難忘的時刻,不管是激動的、悲傷的還是快樂的,中國人常說,“溫故而知新”,斯時已逝,來日猶可追。騰訊科技為您撥云驅霧,抽取核心制成年終盤點大餐,以期知人,明事,窺理。
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時刻就有爭斗,2012年內,巨頭各劃地盤、新勢力陸續挑釁、野蠻人控制公司、控股權旁落, 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史詩級別”的戰斗陸續上演,演繹著一出出利益至上的歷史畫卷。
1、蘋果VS三星
星級:★★★★★
今年8月,美國加州圣何塞地區法院判決三星專利侵權,需向蘋果賠償10億美元,這也使得兩家IT巨頭矛盾激化到最高潮。
由于Android威脅逐漸加大,蘋果從2010年起便高舉專利大棒向HTC、三星發起手機專利訴訟,掀起iOS與Android兩大陣營的專利大戰。在HTC被判在美禁售元氣大傷情況下,三星頑強與蘋果展開多次交鋒,陸續在美國、德國、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訴諸法庭。整體而言,蘋果成最大贏家,三星則是輸多贏少,Android陣營信心受挫。
不過,這個未影響到業內對三星公司前景,股價接連創新高,相反蘋果股價則是連續下跌。戰斗仍未平息,三星依舊是蘋果重要的原材料供應鏈,覆蓋芯片、屏幕、電池等產品。兩者仇恨的種子已種下,今后的交戰只會加劇。
2、谷歌VS微軟VS亞馬遜VS蘋果
星級:★★★★★
蘋果iPad發布后迅速占領市場,但龐大的商業利益也驚醒了對手,谷歌、亞馬遜和微軟等都在堅定不移地強化硬件業務。去年發布7存平板Kindle Fire受追捧后,亞馬遜又于今年7月發布升級版Kindle Fire HD,再加上谷歌7月份發布的Nexus 7、微軟10月份發布Surface,新一輪的平板大戰由此展開,這一切的背后都在圍剿蘋果狙擊iPad mini。
10月底,iPad mini的發布也暗示著蘋果攻守兼備的戰略信號,給用戶多種選擇。在硬件比拼的背后,也代表表著各方背后操作系統和生態鏈的對抗。
3、360 VS 一切
星級:★★★★★
江湖戲言,有周鴻祎在必有戰事,每一次都順理成章地成為業內焦點。2012年,與360有關的便有四件大事:分別為反擊做空機構、方舟子口水戰、指責小米手機暴利以及與百度搜索大戰,前兩者屬于被動反擊,后兩者可謂是主動出擊,360特供機與綜合搜索借機上位。
各方爭斗中,為攻占輿論陣地,各方“水軍”頻繁集體出動,借助于微博、媒體、業內觀察人士,展開“罵戰”,而這業已成為國內戰事特色之注腳。
4、京東VS蘇寧
星級:★★★★★
8月時,曾嘗到微博營銷甜頭的劉強東展開蓄意已久作戰計劃,開始 “討伐”巨頭蘇寧,不到12小時內連發24條微博,句句挑釁誓與蘇寧打價格戰,迫使對方接招發動價格戰。隨即蘇寧中套,線上線下同時參與,微博上唇槍舌戰,網頁端價格激烈比拼。隨著當當、易迅等網站的加入,掀起了一場迄今為止最為瘋狂的價格大戰。
但在大戰過后,劉強東選擇了微博“失聲”。表面上,他在未借助廣告推廣情況下,使得京東瞬間賺足眼球,銷售額在快速增長,但他惹怒了蘇寧這個沉睡中的猛獅,如今,張近東開始加大電商業務的支撐力度,如改造技術后臺、收購紅孩子、布局第三方平臺,如今,蘇寧易購、天貓等正慢慢向京東發起圍剿。
5、美國國會和華為中興
星級:★★★★☆
在全球市場攻城拔寨的華為與中興,在美國再吃閉門羹。繼去年否決華為收購美國服務器技術公司 3Leaf被后,今年10月,美國國會再次以一張“莫須有”的報告使得中國通信設備商再次與美國市場無緣。歐盟最近也采取“尾隨”政策,指責華為中興涉嫌在歐洲低價傾銷。華為中興被“另眼看待”的問題再一次暴露在大眾面前。
6、中概股VS做空公司
星級:★★★★☆
自2011年3月開始,以渾水、香櫞為代表的外國做空機構,頻頻針對涉嫌造假的中概股發布亦真亦假的調查報告,隨即引發市場恐慌,東南融通等數數十家企業退市或停牌,中概股遭遇信任冰點,赴美IPO之路遇阻。
在危機下的2012年,中概股企業自省的同時,也針對做空機構展開有力反擊。OLP Global做空新東方未果,渾水質疑分眾沒有撈到便宜,香櫞連續做空360、分眾傳媒也無疾而終,甚至遭到李開復等人的一致反對。期間,IPO寒冬逐漸消融,唯品會、YY成功上市。
7、雅虎和阿里巴巴
星級:★★★★☆
上半年,馬云可是一點也沒閑著,一是因為與雅虎簽署的投資協議自2010年到期后,他和管理團隊在阿里的話語權將被削弱,擺著他面前的就是回購股份。二是阿里巴巴上市公司私有化。因此,他的工作精力主要放在了洽談回購股份和籌集資金兩件大事。
歷經多輪溝通后,雅虎在大股東逼宮下終于在今年5月選擇同意出售股份,阿里巴巴集團以63億美元現金及價值8億美金優先股,回購雅虎手中持有阿里巴巴集團股份的50%,該交易最終于今年9月塵埃落定。馬云地位暫且無憂,管理團隊話語權增大,但這使得阿里負債累累,值得注意的是,同為控股方的軟銀今后或許比雅虎更麻煩。
8、微信VS 微博
星級:★★★☆☆
做為后起之秀,微信在今年迅速紅遍國內,由2011年的500萬用戶激增至2億(今年9月份官方數據),與微博的差距逐步縮小,并且一舉收獲大量名人用戶,這讓微博,尤其是新浪微博感到了巨大威脅。
在產品思路上兩者彼此滲透,微信正從一對一的語音交流到第三方公共平臺,從熟人關系鏈逐步向媒體及商家主頁屬性擴充;新浪微博則由媒體屬性向SNS進軍。在商業化上,新浪微博主要圍繞廣告、商家主頁、會員制度布局,微信已開始對其商家起到分散作用。甚至有業內人士稱微信營銷前景遠遠勝過微博。
9、Facebook VS Twitter
星級:★★★★☆
兩家主打社交概念的公司在今年展開了激烈的碰撞,從倫敦奧運會爭奪直播資源、到頁面改版拼搶廣告主,再到近期的對Twitter使用自家的instagram服務設限,Facebook與Twitter
兩家公司的碰撞越來越密集。盡管Twitter目前與Facebook相比還不在一個數量級上,流量和用戶數量都有不小的差距 ,但Twitter已經確立了實時搜索領域的王者地位,且媒體屬性更強,兩者的戰爭還將持續。
10、小米&魅族
星級:★★★☆☆
魅族與小米的爭斗從論壇粉絲已演化為公開“叫板”,MX2在11月底的高調亮相,魅族CEO白永祥高調宣傳“不搞期貨”、移動互聯網主管李楠指責小米二代的黑白間色設計“模仿”魅族M系列,針鋒相對地指向小米,而在小米社區中,不少粉絲認為是魅族抄襲小米。意味著兩者展開真正較量。
做為手機同行,兩家公司積怨已久,江湖傳言版本僅有一個,那邊是雷軍被指“剽竊”了魅族的產品及運營思路,從而捷足先登,結果是小米火了魅族尙在掙扎,自此,公司結仇粉絲結怨。在現在形勢翻轉下,魅族酋長黃章已幡然醒悟,與小米的對決仍將持續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