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博客網站Silicon Alley Insider(SAI)周五撰文稱,1981年8月12日,IBM發布了5150電腦,從而正式開啟了PC時代。在PC機誕生30年周年之際,SAI評出了過去30年以來最具影響力的十款個人電腦,其中IBM PC居首,其他上榜產品還包括蘋果Lisa、蘋果Macintosh以及IBM深藍等。
SAI指出,過去30年中,PC外觀設計和性能不斷提高。SAI評選十大最具影響力個人電腦的主要標準是:相應產品是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以下為SAI所評出過去30年中最具影響力的十款個人電腦:
1、IBM PC
發布時間:1981年

IBM PC顛覆了人們此前對計算機產品的固有看法。IBM PC能夠讓公眾承受其售價,積極較小,并將“個人電腦”(PC)這一術語普及開來。
2、Franklin Ace 100
發布時間:1982年

Franklin Ace 100產品引發了首起軟件版權法律訴訟。蘋果認為,Franklin Ace 100在操作系統和硬件設計上抄襲了Apple II,并為此起訴Franklin Ace 100制造商。法院最終作出了有利于蘋果的裁決,軟件具有版權的理念也由此而得以確立。
3、Commodore 64
發布時間:1982年

Commodore 64曾一度成為最為熱門的家庭電腦。在1982年到1993年期間,Commodore 64全球銷量將近3000萬臺。
4、ZX Spectrum
發布時間:1982年

與Commodore 64一樣,ZX Spectrum喚醒了公眾對計算機的濃厚興趣,大量外部公司為該產品編寫軟件。ZX Spectrum由英國發明家克萊夫·辛克萊爾(Clive Sinclair)設計,他因此獲得英國皇家授予的爵士封號。ZX Spectrum銷量約為500萬臺左右。
5、IBM PC XT
發布時間:1983年

IBM PC XT為原始IBM PC的升級版。XT機器內部配備了容量為10MB的硬盤,從而開啟了為PC機配備硬盤的先河。
6、蘋果Lisa
發布時間:1983年

蘋果Lisa是全球首款采用圖形用戶界面(GUI)和鼠標的個人電腦。然而Lisa于1983年面市時,蘋果沒有考慮到消費者對電腦消費的承受能力,當時售價為9935美元,導致該產品銷量不佳。最終蘋果將未能出售的Lisa作為垃圾處理掉。
7、Macintosh
發布時間:1984年

Macintosh上市后大受歡迎。事實上目前蘋果所出售個人電腦,皆可視為Macintosh的直系后代。與Lisa一樣,Macintosh也采用了圖形用戶界面,但售價低于Lisa,因此受到了消費者的大力追捧。
8、NeXT Turbo Dimension Cube
發布時間:1990年

1985年喬布斯被蘋果董事會“掃地出門”,隨后他創建一家名為NeXT的軟件開發公司。1997年NeXT被蘋果收購,喬布斯借此重回蘋果懷抱。而NeXT所擁有的各項技術,成為蘋果后來多項產品的基礎。
NeXT Turbo Dimension Cube的重大意義在于:有著“互聯網之父”美譽的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最初就是在NeXT Turbo Dimension Cube機型上創建了最早的互聯網網站。
9、IBM深藍(Deep Blue)
發布時間:1996年

國際象棋棋王加里·卡斯帕羅夫(Garry Kasparov)1996年擊敗IBM第一代深藍(Deep Blue)后,IBM技術開發人員提高了該機器性能,并將其命名為“Deeper Blue”。1997年,升級版深藍擊敗卡斯帕羅夫,顯示了深藍出色的處理能力。
10、iMac
發布時間:1998年

在iMac發布之前,絕大多數計算機的外觀設計和顏色很單調。蘋果所推出的iMac,使電腦外觀設計和顏色更為生動。
附加一條:蘋果iPad平板電腦
發布時間:2010年

對于iPad的市場定位,外界一直存在爭議。一些人士認為,iPad實際上是移動設備,因此不能視為傳統意義上的電腦。但SAI指出,今后5年內,絕大多數電腦外觀設計和性能都將或多或少向iPad靠近,因此iPad的重要意義不可忽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