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世紀互聯數據中心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IPO首日上漲25.33% 市值達9.82億美元。經過數年的精心布局之后,作為國內最大的中立IDC(互聯網數據中心)運營服務提供商,世紀互聯終于踏上了新一輪的資本征程,變成了一家公眾公司。繼當當、優酷、360等互聯網企業上市之后,中國互聯網產業的上市浪潮繼續蔓延。只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鼎韜認為,此次世紀互聯的資本化有其獨特的意義。
截止目前, 國內民營IDC上市企業已經有三家,包括之前的網宿科技和鵬博士。前不久,萬國數據也已經啟動上市計劃,預計今年或將赴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屆時將為民營 IDC注入更大力量。鼎韜認為,世紀互聯等民營IDC企業的上市有望打破中國目前整個IDC產業的市場格局,取代電信運營商在IDC行業獨領風騷的產業地位,成為支撐我國IDC產業的重要力量。同時,民營IDC企業上市后可以利用資本市場帶來的巨大的價值投身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打造,順應產業發展方向,進軍更高端綠色的產業領域,從而推動整體IDC產業的發展與提升。
世紀互聯是國內最大的民營IDC服務商,其收入占到了全行業的二十分之一。然而根據世紀互聯的財務顯示,過去3年中世紀互聯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對于世紀互聯負債上市,業內褒貶不一。有人認為,上市公司最終都是要靠業績說話,世紀互聯等負債上市的互聯網公司的上市將加速互聯網泡沫的蔓延。但是鼎韜認為,與其他互聯網企業不同,世紀互聯成功上市憑借的是其成熟的商業模式,此次上市使得運用資本市場的力量來擴建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提升世紀互聯的核心競爭力成為可能。從目前我國IDC產業的市場構成來看,上游電信運營商(特別是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占據60%以上的份額,是不折不扣的行業主導者。而民營 IDC一方面不得不同電信運營商競爭,另一方面還需依附電信運營商從他們那里購買帶寬、租用機房和線路開展業務,地位尷尬。因此,借用資本力量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民營IDC企業突破瓶頸,與電信運營商抗衡的重要嘗試,有望扭轉整體產業格局。
不過,鼎韜也在此提醒國內上市或者準上市企業,上市標志著新的開始,但是在國際經濟和股市不穩的情況下,自身經歷這些變動后尚不穩定,在今后的發展之中更需要謹慎。尤其在資本運作過程中,更要警惕VC帶來的變現沖動,上市是發展的開始,不能為上市而上市。同時,國內企業在準備海外上市的時候還要考慮上市時機、企業素質、中介機構和法律等多方面因素,除了好的模式,公司業績以及在自身領域所處的地位、以及資本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也都關系到上市的成敗。因此,在上市前要全面加強“內功”的修煉。
互聯網行業的高度增長為數據中心產業發展帶來巨大發展空間。2010年中國IDC市場規模達到102.2億元,全球整體市場規模達到183.2 億美元,增速為23.5%。但是IDC企業要想走的更遠,尤其是民營IDC企業想要走的更遠,就必須擺脫體制造成的困境。上市是一條出路,但上市僅僅是個開始。在現有的產業格局下,民營IDC企業必須緊緊把握產業發展帶來的契機,積極向更高端的綠色新型IDC市場進軍,在以下幾方面形成突破。
一、借助云計算的蓬勃發展, IDC產業大有可為
隨著云計算的發展,對于應用服務、虛擬化等服務的需求將會增加,未來云計算和數據中心的結合,將帶動服務商服務質量的提升。云計算技術為IDC 提供了一種基于未來發展戰略考慮,又符合當前發展需求的解決方案。IDC企業借助云計算的強大威力,不斷的促進業務創新和服務能力。通過云計算的服務形式,滿足數據中心的虛擬擴容。這樣,不僅可以滿足用戶服務需求,而且避免了數據中心的再次投入,縮減建設成本。
二、創新升級,以“綠色革命”引導產業持續發展
在全球能源緊張的大環境下,服務器電能利用率、效率的低下與IT架構的新一輪成長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建設綠色節能的世界環境更是在全球范圍內達成了廣泛的共識。如今,這場“綠色革命”也蔓延到了IDC行業。提高數據中心的效能、降低電力損耗、減少占地空間和提高集約化水平是一項系統工程。綠色數據中心一是要求數據中心機房的基礎建設,限制有害建筑材料的使用,機房設計要隔熱、保溫、防止輻射和靜音等。另一點,服務器本身要限制有害材料使用,降低功耗,減少體積、靜音等。IDC企業可以通過用刀片、虛擬化、水冷、power Excutive等技術來達到綠色的目的,降低服務器成本和提高效率,從而贏得用戶的青睞。
三、災害的頻繁發生,“襲擊”災備市場時不我待
隨著地震災害的頻繁發生,以及數據集中的趨勢和數據中心建設的發展,災備市場將衍生巨大的業務機遇。尤其是日本災后將傾向于在與其一水之隔的中國建立臨時性的或者是長期性的災備中心,為我國企業帶來現時的市場需求。目前,雖然中國用戶災難備份上還是以自建居多,但是仍有23.4%的企業外包了災難備份,到2012年這個比例將上漲到36%,并維持38.9%的年復合增長率,潛在的用戶群預示了龐大的市場需求。IDC企業應該抓住災備中心外包的良好機遇,為用戶提供災備服務,在基礎設施建設、運行維護及人力資源投入等方面幫助企業大量節約成本,同時幫助企業降低實施風險、提升核心競爭力。
四、傳統行業IDC白熱化,進軍醫療等藍海市場事不宜遲
目前數據中心服務在互聯網、IT、金融等信息化程度較高的行業的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整體市場目前正處在由紅海向藍海轉變的節點,眾多服務商的目標已經轉向醫療、物流等信息化程度相對落后的行業,此外生物制藥行業也將成為藍海市場的新興業務需求點。如: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生物安全監測、 CRO研發需要等產生大量的數據量,產生存儲需求。這些方面的需求將為IDC企業帶來廣闊的發展前景,是IDC企業應當把握的新的市場機會。
五、填補產業鏈空白,構建IDC微生態產業共生鏈
IDC產業是一個大的鏈條,涉及到基礎設施的提供商、軟硬件提供商、系統集成商和運營服務商等,IDC企業應該差異化發展,填補產業鏈條的空白市場,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有效整合價值鏈,在同一區域內實現產業鏈條的周密咬合,構建IDC微生態產業共生鏈。實現產業鏈運營是IDC發展的必然之勢,產業鏈中各企業互相依存與滲透,共同發展,共創價值,共同推進中國IDC產業的發展。
我國互聯網高速發展,三網融合、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產業和技術為IDC行業注入蓬勃動力。同時,在國家提倡綠色節能環保的大背景下,IDC產業將迎來廣闊的市場空間,IDC產業蓄勢待發,大有可為,然而IDC企業如何借助產業東風,順勢而為,需要適時抓住機遇,同時修煉自身,打造核心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