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硬兼施”是傳統互聯網公司殺入移動互聯網戰團的新玩法,現在攪局者正變得越來越多,而且看上去“來勢洶洶”。
昨天,百度與戴爾宣布聯合推出一款搭載百度·易平臺的戴爾手機。同時,一直在營銷方式上頗受非議的小米正式與中國聯通達成合作,除了聯通將針對小米手機推出合約機套餐之外,還跟小米簽訂了高達百萬部的采購協議。
“未來手機廠商比的是什么?是硬件參數還是生產能力?都不是,最重要的還是操作系統。”中國聯通銷售部總經理于英濤表示,小米手機的MIUI操作系統是吸引聯通與之達成合作的重要原因,他同樣看好的還有百度的易平臺。
據小米CEO雷軍聲稱,自從12月18日正式開放銷售以來,小米手機在3小時內將10萬部銷售一空,其中小米平臺獲得的手機款為2.2億元,通過支付寶完成線上充值的達到1.1億元。
目前由英華達和富士康為小米提供代工,順風達提供物流,再加上與手機渠道商愛施德以及與運營商中國聯通的合作,小米已經建立起一條完整,但又不同于其他手機廠商的產業鏈。
“雷軍一再說不會通過手機硬件賺錢,這點我相信,但我也很好奇,小米究竟通過什么賺錢?”在采訪中,于英濤表示。
小米的答案在于其移動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比如其互聯網產品“米聊”。布局移動互聯網也是百度等互聯網廠商毅然殺入手機操作系統以及手機終端市場的共同原因。
百度將其手機戰略稱為移動·云開放平臺,即在戴爾手機上搭載百度特色的服務,如開機搜索、語音搜索、智能框搜索、百度Ting等,類似于此前阿里云手機上搭載淘寶等各種應用產品的模式。
此次合作中,戴爾不僅不需要向百度支付費用,還將分享百度易平臺上產生的收入。百度無線總經理岳國峰告訴本報記者,百度會陸續開放API接口給開發者,“在百度和開發者的合作中,開發者拿分成大頭,而百度和手機廠商在進行搜索流量廣告分成時,百度拿大頭。”
不過,有分析人士并不看好。“國內做手機操作系統,短期內會走得非常艱難。”艾媒咨詢CEO張毅對記者說。從目前來看,百度以上舉措首要任務仍是為了將其搜索功能和其他百度產品移植到手機上。
其實,除了小米手機以及百度易平臺之外,阿里巴巴也推出了阿里云手機作為阿里巴巴深入移動互聯網和手機終端市場的嘗試,而騰訊也與多家手機廠商聯合推出了QQ手機。據一位騰訊內部人士透露,該系列手機半年內的銷量已經過百萬部。
盡管仍是亂局,風險投資已經開始紛紛下注。昨天,小米同時宣布,10月20日,小米完成新一輪9000萬美元融資,來自Morningside、IDG、啟明創投以及高通等,截至目前,累計融資金額達到1.3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