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云計算產業發展再邁新步伐。10月25日,世界500強企業——中國聯通集團投資40億元,建設18萬臺服務器的西部數據中心在兩江國際云計算產業園開工奠基,成為兩江新區提速打造信息產業全產業鏈、全價值鏈,以云計算產業推動信息產業、國際結算中心、服務外包等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重慶市委常委、兩江新區管委會主任翁杰明,中國聯通集團副總經理張鈞安出席開工儀式。
據悉,作為重慶“云端”計劃的重要板塊,兩江新區云計算產業基地備受關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重慶數據產業園和新加坡太平洋電信大中華地區最大數據中心等項目相繼落戶新區。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2010年8月,中國聯通集團與重慶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在2011年6月18日兩江新區成立周年之際,與兩江新區管委會簽署“中國聯通集團西南生產基地項目”投資協議,并把重慶定位為中國聯通業務戰略轉型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支撐區域。
中國聯通西部數據中心項目位于兩江新區的國際云計算產業園,以IDC生產為主,是包括集團外呼業務中心、商務洽談中心、VIP業務接待中心等機構在內的綜合性基地。該中心總用地250畝,投資40億元人民幣,建成后可達到2萬個機柜的裝機容量,18萬臺服務器規模。該基地除為全球客戶提供數據處理服務、服務坐席外包等,還將為兩江國際云計算產業園提供通信基礎設施、充足的互聯網帶寬(在岸、離岸兩部分)、云計算服務及實現,以滿足園區高效、快速、安全的計算承載、網絡互連、信息交互。
目前,落戶在兩江國際云計算產業園的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重慶數據產業園和新加坡太平洋電信大中華地區最大的數據中心都已開工,為園區提供綜合配套的“兩江國際云計算服務中心”也已啟動建設。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多次到園區考察,對在新區投資云計算中心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伴隨中國聯通西部數據中心的開工建設和一系列云計算項目的入駐,兩江新區云計算產業的高速發展,將進一步完善兩江新區信息產業鏈,極大地提升兩江國際云計算產業園的整體數據處理及交互能力。
新聞鏈接:重慶云計算產業簡介
云計算被視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的第三次IT革命,它融合了互聯網商業模式、革命性的IT技術和電信服務運營服務,徹底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軟件和硬件資源能力的方式,顛覆了傳統PC桌面軟件模式,以及人們生產軟件、獲取計算和存儲能力的模式,將給未來信息產業的發展帶來深刻影響。云計算的出現將使產業鏈發生巨大變化,產業格局將重新洗牌,新的參與者、新的巨頭將會出現,更多的用戶將從中獲利,全球信息化程度將得到極大的提升,并會帶來綠色、環保、節能等更大的社會效益,以及節省成本、更加專注于業務創新的企業效益,人類將進入一個嶄新的IT時代。
重慶洞察了由云計算技術所引發的全球信息產業格局重大變革帶來的歷史機遇,及時地提出“云端計劃”,推動云端智能城市發展。這“云端計劃”中的云是指云計算,而“端”是指信息終端的生產。
重慶通過兩年努力,在信息終端生產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端”計劃基本成型,形成了“3+6+300”的產業集群,已具備年生產1億臺筆記本電腦,1億臺打印機、服務器、路由器等其它電子產品的生產能力,一躍成為中國內陸最大的電子產業基地。目前重慶正在大力推進“云”計劃,這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在岸的云計算,目標是成為中國各種專業的云體系的中心基地,另一方面是離岸的云計算,目標是成為國際離岸的云服務外包的重要基地。重慶在兩江新區水土打造的兩江國際云計算產業園規劃面積約10平方公里,根據規劃,數據中心將于2012年形成20萬臺服務器、2015年形成100-150萬臺服務器的運營規模。重慶為了實現“云”計劃,提出將著重抓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是探索開發離岸數據中心的營業執照,突破原有的限制進入電信增值業務的相關規定,形成開發格局;第二是加快建設完善數據中心所必須的基礎設施,包括電信設施、電力等,使之達到新加坡、香港的水平;第三是整個產業鏈集群配套發展上,把與數據中心相關的上下游配套好,上游是電力、寬帶、廠房等基礎設施建設,下游是軟件開發和各種數據業務的提供,從而使云計算得到更好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