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新聞引發了市民的廣泛關注,堅挺了16個月的油價終于下降,雖然降價幅度不大,但對于都市的有車一族而言,在這個物價高漲的時代,略微的下降也是一絲欣慰。聯想到西安寬帶資費較高引發的熱議,寬帶資費的下調似乎也應該在情理之中,那么,西安寬帶資費的拐點何時會到來呢?
市民盼寬帶資費下調
西安的寬帶資費究竟高不高,市民擁有最終的發言權,在最近幾天的各大網絡論壇及微博中,市民對于寬帶資費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市民認為,以目前的物價水平和西安市民的收入水準及消費能力,寬帶資費應該有所下調。
網民劉先生表示,寬帶不是普通的商品,在信息化時代,能不能訪問互聯網就如同古人能不能博覽群書,在古代,階級差別決定了一個人能否讀得起書,但在信息化的時候,市民不應該因為收入差別就被擋在了信息化的大門之外,西安寬帶運營企業應該考慮市民的需要,將價格降低到他們可接受的范圍內。
市民上網真實需求不應忽視
有一個故事講的是某富翁要娶妻,有三個人選,富翁給了三個女子各一千元,請她們把房間裝滿。第一個女孩買了很多棉花,裝滿房間的1/2。第二個女孩買了很多氣球,裝滿房間3/4。第三個女孩買了蠟燭,讓光線充滿房間。最終,富翁選了最漂亮的那個。這個故事說明,女子們都沒有了解富翁的真實需求,做了很多工作卻都沒有切中富翁的真實想法,富翁只能按照最原始的念頭滿足自己的需要。
在目前的寬帶市場上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網民對于寬帶的真實需求在競爭激烈的市場已經被忽視甚至是漠視。網民付先生就表示,他對寬帶的需求很簡單,就是上網速率穩定,價格適中,他現在一天在家中上網的時間也就兩三個小時,白天都在外面奔波,對于寬帶不需要太多的附帶業務,如果必須要購買,他希望這些附加業務能夠提供菜單式的選項,可增可減,滿足自己的需要即可。
也有的網民表示,記得很早的時候,曾經有過按小時計費的寬帶資費方式,但很快就取消了,可能是運營商怕麻煩,采用了包月資費取代了按小時計費的模式,其實按小時的計費方式非常適合一些工作忙碌上網時間不多的人,如果讓他們被迫花費較高的價格進行包月,心里肯定不愿意,久而久之就會產生抱怨的情緒,客戶滿意度迅速降低。部分市民反映:“現在不僅包月了,而且強行捆綁了許多不必要的業務,為什么我們不能自由選擇?”充分競爭或可迎來資費拐點
無論在什么行業,商品價格的下降以滿足消費者的真實需求,最終取決于市場的充分競爭,汽車、消費電子、快速消費品等行業的商品價格都是在經歷了規范的市場競爭之后逐步滿足了國內消費者的需求。
西安的寬帶資費能否進入一個下降的軌跡最終也是取決于運營商之間的競爭能否更加有序和規范,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充分的市場競爭阻礙了寬帶資費的下降。南郊市民芳女士表示,他們家的小區只能通一家運營商的寬帶,她想裝其他家的卻不行,這讓她感到很無奈,看似市場有這么多家運營商在競爭,但是一進入小區,就只能裝一家,這豈不又成了壟斷。
事實上,寬帶市場都存在這樣的潛規則,一旦某一家運營商和某小區簽訂了協定,其他家運營商就不能在接入,這種“跑馬圈地”的營銷做法已經有十來年,在寬帶資費價格相對較為均衡的時代,用戶對這種現象能夠接受,但在目前,當不同運營商之間的寬帶價格差異較大時,用戶就成了弱勢群體。
因此,西安寬帶資費拐點的到來最終取決于行業的監管,市場的充分競爭以及運營商針對網民定制出更加符合真實需求的資費套餐,這樣,信息時代的便利才能普惠平民大眾。
網民觀點:
成人:至2010年中國寬帶網民數量達到4.6億,占全球網民的23.2%,占亞洲網民的55.4%;在當下全球寬帶接入平均速率5.6Mbps的時候,我們的平均下行速率僅為1.8Mbps(韓國是14.4Mbps),而我們的寬帶資費是許多發達國家的N倍。
云游 de 魚:理想值與實際值#寬帶網絡運營商大肆吹噓的4兆、8兆、10兆,僅僅是其所描述的理想狀態下得峰值,用戶實際使用下來能夠達到商家所宣稱的1/4網速就不錯了。在寬帶使用高峰,更是慢的讓人難以忍受。用戶增多,寬帶資費下降,網速并未明顯提升,反而因為用戶驟增擁擠不堪。
妖精 kana 轉播:壟斷,就是這樣自信。日本學生公寓的下載速度都10M/s,某國的100M光纖,每月不足120RMB。
寒沁如雪:網速提升是漲價的理由嗎?看看國外網速是我們的幾倍,價格是我們的幾分之一。比比韓國、日本、美國 .... 再看看我們吧!
陜西楞娃:寬帶傷不起啊!難道 GDP 增長要靠寬帶漲價來帶動,老百姓就這樣被強制消費了!
秦時明月:想單純辦個寬帶還得強制綁個亂七八糟的業務,什么時候能讓我們自己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