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31日,微軟的OOXML(Office Open XML,微軟基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這種簡單的數據存儲語言,為Microsoft Office開發所制定的技術規范)文檔格式標準在ISO(國際標準組織)和IEC(國際電工委員會)的第二次投票表決中通過,成為了國際標準。盡管以中國、印度、俄羅斯為首的反對方投出了反對票,但依然無法扭轉局面,最終投票結果顯示,有效投票中,支持OOXML成為國際標準的成員國占了75%!繼IBM、SUN主導的ODF(Open Document Format,IBM、SUN等牽頭創建的結構信息標準化促進組織所推廣的開放文檔格式標準)之后,OOXML成為了第二個文檔格式國際標準,對包括中國通用軟件廠商在內的整個軟件業產生了重大影響!
OOXML成為國際標準前的坎坷經歷
OOXML的出現,我們大概可以追溯到2005年。
微軟在Office2000、Office2003等產品的OA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研發探索中,逐漸形成了一整套自家的文檔格式規范,而這套文檔格式規范在Office2007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因此成為了OOXML最初的雛形。待ISO這樣的國際組織認可之后,OOXML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向整個軟件行業進行推廣了。
2006年12月,OOXML以“20票贊同,1票反對”的絕對優勢順利通過了ECMA(歐洲電腦制造商協會)的批準。在ECMA通過A級聯絡組織身份的推動下,2007年1月,OOXML的標準制定與通過問題被提交至ISO快速通道審批。
2007年9月,OOXML在ISO的第一次投票表決是否可成為國際標準時,以失敗告終,支持率未超過2/3。
遭遇這一打擊之后,微軟為第二次投票做了很多事前功課。其中,包括與SUN、蘋果、Novell、Corel等公司進行戰略聯合;在今年2月提出開放、免費、提供互操作平臺策略;開放主流軟件產品的應用編程接口(API)的文檔規范,以提高產品開放性并更好地推動互操作性等等。在ISO第二輪投票結果表決前,微軟還有針對性地宣布,“開放規格保證”(Open Specification Promise)也將適用于未來版本的OOXML。這也意味著,微軟保證在現在和將來都不會對使用OOXML的第三方進行起訴。
通過這一系列的動作,以及輿論造勢,微軟向外界極力展示自己誠心開放標準的態度,為眾人勾勒出了一副已經贏得全球絕大部分專家認可的圖像,以期待贏得大多數ISO成員國認可。努力沒有白費,這一次OOXML通過了ISO的第二輪投票表決,微軟勝利了!
強推OOXML只因辦公軟件領域遭到威脅
在過去,微軟對于所謂的國際標準是從來不在乎的。以 PNG (Portable Network Graphic Format,流式網絡圖像文件存儲格式)為例。這個在1996年提出,于2003年通過ISO認證的圖像文件存儲格式國際標準,市面上眾多相關軟件都會支持。但微軟偏偏就是不賣PNG的帳, 長期以來IE對PNG只提供部分有限制的支持,直到迫于和Firefox等新興的瀏覽器對手競爭,來自市場的壓力才讓IE7完整地支持了PNG。
另外,雖然OpenOffice.org(跨平臺辦公室軟件套件)可以免費下載,ODF早早成為了國際標準,但它們一直無法撼動Microsoft Office 的地位。如果有人告訴你,他的電腦從來不打開DOC格式的文件,你第一個反應多半是懷疑他在跟你開玩笑,因為使用DOC格式的文件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工作的習慣。這個習慣,讓全球的企業,甚至包括政府機關、教育機構,紛紛對微軟唯首是瞻。
那么談到這里有人要問了,同樣建立在開放源代碼基礎上的ODF 和 OOXML, 這兩種文檔格式標準有75%是重復的,而且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款軟件能夠完整支持 OOXML——或許我們不該怪罪OOXML連自家的Office 2007都無法完全支持,因為在ISO將OOXML認可為國際標準的現在,OOXML都還是沒有推出所謂的最終正式版。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微軟要強行讓OOXML成為國際標準呢?
我們不妨回想一下,十幾年前,電腦的主要應用是什么?答案是打字、制作表格等簡單的文檔處理。而近幾年來,互聯網的多元化應用得到了迅猛發展,促使以Google為代表的后起之秀成為了人們的新寵,大家通過這些新寵搜索信息、發E-mail、寫BLOG、分享視頻、即時通訊……甚至是在線辦公!是的,微軟驚恐地發現,人們不再將它視為唯一。近幾年來,包括IBM、雅虎、Google等為首的IT巨頭,統統對基于互聯網上應用的辦公軟件進行投資,這讓微軟感到自己在辦公文檔領域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嚴重威脅,不能再任由事態發展下去!
截至2007年,微軟最新版的Microsoft Office已經銷售出了超過7000萬套,每年Microsoft Office可為微軟創造90億美元的利潤。Microsoft Office是微軟的第三大贏利武器,作用僅次于Windows操作系統。試問微軟怎會讓自己在辦公文檔領域的壟斷地位受到任何一絲威脅呢?
更何況IBM和SUN在早前通過的ODF國際標準中具有話語權,Google又在互聯網方面有著強大的平臺優勢。既然基于互聯網應用而打響的新一輪辦公軟件大戰無可避免,那么微軟怎么愿意看到自己有受制于人的一天呢?自然它拼了命都要讓自己成為這場游戲中的規則制定者——未來的辦公文檔格式標準,由我說了算!要知道,這標準是由微軟單方面設立的,并沒有包含辦公軟件廠商、銷售商、消費者等與文件格式標準利益相關的任何團體的意見。
SFLC(Software Freedom Law Center,軟件自由法律中心) 也就此曾公開發表聲明,指出微軟的OSP(Open Specification Promise,開放規格承諾),不足以保障 OOXML格式的 GPL(GNU通用公共許可證)實作,可以永遠免于專利責任追索。
利益之爭,中國版文檔標準不輕言放棄
在所有反對OOXML成為國際標準的聲音當中,中國的聲音最響亮。為了贏得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微軟一再表似乎出善意的姿態。3月6日,微軟發布了OOXML與ODF的轉換器(修訂版),召集Novell、Mark Logic等合作伙伴召開圓桌會議,研究如何開發支持OOXML和ODF的軟件產品以及解決兩種國際標準下數據自由交換的問題。在中國,微軟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同開發的翻譯器測試版也在早些時候問世。
面對微軟頻頻示好,中國并不買賬,很多國家辦公軟件廠商以及業內資深專家依舊持著謹慎的態度對微軟表示懷疑。其實說白了很簡單,堅持國家標準UOF,無論是對政府而言,還是對國內辦公軟件廠商而言,都受益匪淺。政府采購辦公軟件有了選擇和討價還價的資本,而國內辦公軟件廠商在支持UOF方面,有了領先于別的競爭者的優勢,對于市場推廣的好處不言而喻。
更何況,在二進制時代,金山、紅旗中文2000、永中科技等辦公軟件廠商為兼容Microsoft Office,而吃了不少虧,誰想重蹈覆轍呢?
永中科技的總經理曹參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2000年以后,永中科技就一直對微軟的格式進行深入研究,在精確兼容方面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財力。
“國產辦公軟件為了兼容微軟以往的文檔花費了5年時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紅旗中文2000的總經理胡才勇也坦言,“兼容和模仿不能產生核心競爭力,所以我們其實浪費了最為寶貴的5年時間,錯過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
去年9月,中國自主的國家標準UOF(Unified Office document Format),即《中文辦公軟件文檔格式規范》實施以來,目前國內的所有辦公軟件研發正處于一個積極向上的良性發展階段,然而微軟的OOXML突然成為了國際標準,讓適應UOF的國內辦公軟件再去兼容OOXML,這無異是所有國內辦公軟件廠商的噩夢。不兼容OOXML?在政府沒有明確表態國內要強制實行UOF、暫時拒絕OOXML推廣之前,只支持UOF的辦公軟件可能連中國市場都未見得很認可。兼容OOXML?那意味著將要額外支出相當一部分人力、物力、財力……真是“做就累死,不做則虧死”。
此外,對于微軟的開放程度,國內辦公軟件廠商以及文檔格式專家也紛紛表示懷疑。
“盡管此前微軟表示要支持中國的UOF,也做出了雙向轉換器,但是這個轉換器并不是在放在Microsoft Office軟件的產品標準包里的,一般的用戶很難知道有這樣一個轉換器,即使知道,找到了下載的地址,這個轉換器也無法將所有的文檔格式進行順暢的轉換。”曹參認為,這個所謂的轉換器并沒有起到太多實質性的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文檔標準UOF推動者倪光南也表示了自己的擔憂,究竟微軟的開放程度有多大、是否為實質性的開放,還需要經過實踐去檢驗。“從目前來看,OOXML的開放程度是不夠的,比如其中采用了許多微軟的私有技術,在Linux平臺上很難實現,微軟也沒有放棄訴訟Linux的威脅等。”
據倪光南介紹,前不久微軟開放了二進制文檔格式事實標準,經國內辦公軟件廠商檢驗,一些關鍵信息仍然沒有開放。而歐盟不久前對微軟處以8.99億歐元的重罰,其重要原因也是因為微軟沒有兌現自己的開放承諾。
“OOXML的開放性和成熟度還很不夠,與過去二進制文檔格式事實標準相比,這個標準還遠沒有達到過去事實標準的地位,”倪光南認為,在中國這個大市場,UOF有很大的優勢,如果UOF能趁這個時機推廣開來, 那么UOF超越OOXML成為新一代文檔格式的事實標準也不是不可能。唯有這樣,才能打破微軟在文檔格式和辦公軟件方面的壟斷。出于這樣的考慮,倪光南建議中國效仿丹麥、荷蘭等國家的做法,在中國強制采用UOF。而中國開源軟件推進聯盟副秘書長袁萌也建議中國應抓住機會,及時向ISO提出異議的申訴為UOF爭取有利的環境。
觀點:OOXML成為國際標準之后微軟依舊存在危機
盡管目前無論是ODF這一國際標準,還是IBM、Google等IT巨頭投資的那些辦公軟件產品都無法撼動微軟在辦公軟件領域的地位,但是微軟比誰都清楚,這是一大危機!
OOXML現在還沒有推出最終的正式版,背后也只有微軟在支撐。反觀ODF,SUN的OpenOffice.org以及IBM的Lotus Notes 8等產品,已經對ODF提供了完整的支持。
而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政府方面的扶持態度已經很明確。前不久國家發改委強制要求采用UOF格式進行項目申報,中聯部也采用國家標準做電子政務系統。在今年年初,財政部亦制定了《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首購和訂購管理辦法》,其中有一條是采購進口軟件需要通過審批。
從現在的實際情況來看,UOF、ODF和OOXML在未來的一定時間內還將處于共存的狀態。此外,Google有強大的互聯網平臺,IBM在硬件終端上有直接捆綁和推廣的優勢……這些虎視眈眈的挑戰者,各自都有特長,如果稍微大意一點,微軟勢必將成為今日的雅虎。
然而最最讓微軟心焦的莫過于全球范圍的公眾信任危機!目前全球反微軟言論處處可見,究其原因,是因為微軟在這一領域強大到沒有可以抗衡的對手之后,無論是服務還是售價都不受制約,而且要干掉任何一個對手都輕而易舉。這一點經常讓微軟在面對對手時,競爭還未開始,就已經處于被輿論指責的劣勢。
因此,在OOXML成為國際標準之后,微軟要走的開放之路還很長。要鞏固企業未來的壟斷地位,一定得開放!通過OOXML全球范圍的推廣,將游戲規則的制定權利牢牢掌控在自己手心。要改善目前對公眾展示的形象,更是要開放!通過讓大家真正感受到自己有在對外開源、開放,從而改善自己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