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外包服務通常指企業戰略性地選擇外部專業技術和服務資源,來替代內部部門和人員來承擔企業IT系統或系統之上的業務流程的運營、維護和支持的IT服務。企業選擇外包的目的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做自己最擅長合適的,把自己不擅長的東西交給其他最擅長的企業去做,從而使自己能夠關注核心業務,提升自身競爭實力。
競爭的壓力使企業不得不有效的控制成本,尤其是固定成本。通過IT系統外包可以把企業從長遠的固定IT成本上釋放出來,IT外包能夠通過承包方分擔企業的固定成本,并將固定成本轉化為可變成本,從而減少企業的壓力,使企業在開發和生產新產品的核心業務上更加靈活和高效。
現在,境外技術外包業務因其能減少成本的好處而得到人們廣泛關注。但是各種跡象顯示,外包的發展速度似乎并沒有達到預想中的速度。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外包服務發展緩慢呢?我們先看一些數據。
近日由全職IT業獵頭公司Robert Half Technology設計,由一個獨立市場調研公司完成對美國1,400位首席信息官進行的電話調查的數據顯示:美國絕大多數公司并未從事IT外包服務。
接受調查的首席信息官 (CIO) 中,公司并未向美國境外外包信息技術 (IT) 項目的有94%,在那些曾向海外外包IT業務的公司中,10位受調查首席信息官中約有6位(59%)認為管理挑戰是主要原因。
同時調查數據顯示,大型公司(員工人數大于或等于500)與小型公司(員工人數低于500)相比,更有可能從事境外技術外包。員工人數超過500的大型公司中,11%的首席信息官表示他們目前正在從事外包,而整體為5%。
不約而同的,Gartner通過調查發現,去年,IBM、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TCS)、Wipro在印度IT外包服務市場上的份額達到了26.1%。占了外包份額的四分之一,許多大銀行和電信運營商已經外包了關鍵的IT業務,尤其是跨國服務公司。
對于這種情況,Katherine Spencer Lee(Robert Half Technology的執行董事)解釋說:“諸如語言、文化背景和時區差異帶來的麻煩,有時遠遠超過外包的潛在好處。尤其是小型公司,他們可能缺乏完成長期離岸戰略的資源。”
Lee進一步解釋說,許多公司目前在本公司完成IT項目,以便保持緊密協作,這有助于打造靈活的工作團隊。“IT專業人員正擔任更負雜的職位,這需要與本部門之外的同事(包括公司高管)頻繁溝通。所以人事經理尋求的專業人員必須具有良好的溝通技能與業務能力,能夠和技術人員、非技術合作者以及客戶進行合作。”
根據以上調查顯示,現有企業甚少從事外包服務,對于小公司而言,企業自身資源限制其無法進行外包服務,但對于大公司而言,由于IT外包服務商不在本土,兩地之間的溝通,文化時差等各方面差異都是不可避免的。管理遂成為IT外包服務外包發展的主要障礙,那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呢?在新技術不斷推陳出新的時代里,有個新型的技術可以緩解這方面的麻煩——Web 2.0。
在博客、SNS交友網站等Web2.0應用已經為網民所熟悉的今天,其價值已經開始延伸到企業管理內部。Web2.0的出現,為企業提供了協作和共同創造的新模式和新工具。同樣的,Web2.0也可以解決外包帶來的離岸管理問題。
在企業內部部署Web2.0的作用是可以幫助企業人士根據需求快速聯系或建立新的關系,了解企業中專家的觀點,并與之交流,實現更快的內部創新,更容易發現和利用隱藏在企業內部的專業知識,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以前為了打造靈活的工作團隊,許多公司選擇在本土進行IT外包,現在Web2.0可以幫助企業打造靈活的工作團隊,那就不一定限制團隊是否與本土公司在同一地點,而可以選擇更為低廉的人力成本的其它國家進行IT項目。
Web 2.0功能包括:社區、線上書簽、電子檔案和博客等。Web2.0工具包括一整套社交網絡軟件、內容協作軟件、即時通訊工具等,可以幫助企業實現Web2.0概念的內部協作系統。Web2.0應用包括:虛擬社區利用社會鏈接和標簽工具,如交友網站MySpace;用戶建設內容網站,如維基百科Wikipedia、網絡照片共享社區Flickr以及能夠使所有參與者集思廣益的網站,如與Google的搜索社區進行協作。如果將其應用到企業內部協作管理中,就可以很好的解決IT專業人員與本土公司之間溝通的難題。
這些平臺使企業能夠形成包括合作伙伴、供應商和客戶的生態系統,通過集成服務來開發各種功能。也就能很好的解決IT外包服務中的一大難點——管理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