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樓主樓里面空蕩蕩的,樓內到處都可看到蛛絲,而主樓前的附樓已成為一家房地產商的售樓點。大樓底層住滿了民工。而周圍已長滿荒草,這些場景與大樓豪華的裝修顯得格格不入。在大樓不遠處,可以看到不少施工人員,一些地產開發項目正在進行。
隨便坐上成都大街上的一輛出租車,和司機聊起托普,他們總能道出個當年托普的一二三四來,紅火、牛氣、有錢是他們回憶起托普時使用頻率最多的幾個詞匯。在昨日一整天的采訪中,本報記者切身感受到了托普———這個曾經的“經濟帝國”在成都人心中的熟稔程度。而聊起如今托普的命運,不少成都人則支吾了起來,也許,托普如今的命運讓他們一時還難以接受。
“托普?知道啊,那個總部大樓不是今天要被拍賣么?”在發達的成都都市類媒體的炒作下,不少成都三輪車夫和記者聊起托普來,也陡然來勁,話匣子一下就打開起來。也正因為如此,記者很容易便找到了位置略顯偏僻的托普集團總部大樓和托普西部軟件園。
總部大樓開起了小飯館
2002年7月18日,托普集團總部大樓在成都舉行落成典禮,宋如華與到會的成都市委、市政府、四川省信息產業廳及部分銀行官員共同為大樓剪彩。該大樓位于成都市青羊區蘇坡鄉華僑工業園,大樓共計12層,總建筑面積達23748.13平方米,已經全部建成,但尚未辦理竣工手續。
記者昨日上午來到托普集團總部大樓,整幢大樓從外觀上看豪華氣派,樓頂的斜式結構與周圍的別墅群風格迥異,昔日曾作為宋如華規劃托普版圖中的亮點,如今大樓主樓里面空蕩蕩的,樓內到處都可看到蛛絲,而主樓前的附樓已成為一家房地產商的售樓點。大樓底層住滿了民工。而周圍已長滿荒草,這些場景與大樓豪華的裝修顯得格格不入。在大樓不遠處,可以看到不少施工人員,一些地產開發項目正在進行。
在托普集團總部大樓的左側大廳,有一對夫妻已開起了小飯館,蒼蠅不時在餐桌上飛舞,而大廳里面,則儼然成了錄像館,里面有10多個民工正在看錄像。接近200平方米的大廳房租多少?又是誰在收房租呢?面對記者的提問,老板透露,大廳的租金一月在500元左右,“平時租金都是交給托普的人”,而到底是托普的哪方面人士,飯館老板沒有告訴記者。
西部軟件園已成明日黃花
1996年9月,宋如華去沈陽東大阿爾派參加“全國軟件產業發展研討會”。在那里,宋如華見到了中國第一個國家級的軟件產業基地—沈陽東大軟件園。當時的宋如華還不知道這叫什么,問東軟老總劉積仁,劉才告訴他這叫“軟件園”。受此刺激,宋如華覺得軟件園還可以“搞大”。帶著一摞東軟園區的照片,宋如華興沖沖回到成都。不久,托普集團在成都郫縣紅光鎮科技工業園先期征地100畝,開建托普第一個軟件園———西部軟件園。建西部軟件園時,宋如華便提出要建“托普經濟帝國”(后改稱“王國”)。
作為往宋如華臉上貼金的面子工程———西部軟件園,記者昨日來這里看到,軟件園內大多數樓層已空無一人,荒草萋萋,不免讓人頓生物是人非的感慨。
記者采訪了一位曾在這里工作的托普員工。該員工告訴記者,除了托普數控還在生產模具外,托普原有工廠已全部關閉。目前生產另一種軟件的是華迪實訓基地,“華迪和托普有些關系,老總和營銷部長就是原托普的高層。”而華迪的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則否認了和托普的任何關系。
在西部軟件園接待中心的右側,至今還矗立著十多幢別墅,部分別墅正在被拆除。附近居民告訴記者,這些別墅本來是給托普的高層準備的,但至今還沒有人入住過,目前正在等待拍賣。而在西部軟件園接待中心的左側大樓上,“托普軟件”四個大字分外醒目,而緊挨著的下面則是“圖書館”三個字。記者走進大樓內,看到里面四五名工人正在整理書籍。他們告訴記者,這里兩年前就改成托普學院的圖書館了。而圖書館的正對面,托普原來的工廠則改成了茶樓。
托普學院已和托普“劃清界限”
宋如華一直以知識分子自居,而投資辦托普學院也使宋如華嘗到甜頭。他曾在一次公開場合對下屬說,教育是托普熟悉的領域,也是托普未來巨大的贏利點。事實也正是如此,即使在托普其他業務陷入全面虧損時,托普學院也一直賺得盆滿缽滿。
走進西部軟件園門口,就看見用瓷磚鑲嵌成的一塊碩大招牌“托普大學”,牌子已被雜草掩蓋,而往里走1000米左右,就可以看到托普學院的校園。校園里正在施工,幾幢教學樓正在修建,在外人看來,托普的垮掉是否意味著宋如華曾津津樂道的托普學院也“壽終正寢”呢?
面對記者的疑問,托普學院招生處的一位老師告訴記者:“我們早就完全獨立,和托普集團沒有任何關系了。”據該老師介紹,之所以在校名中沿用“托普”二字,主要是因為校名已在國家教育部注冊,而對于托普學院當初獨立出來在資金上和托普集團是如何劃分的,該老師則拒絕告訴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