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午夜激情影院,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夜夜嗨,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十年硬件品牌興亡史 老IT人的自白

2010-08-28 10:48:52來源:西部e網作者:

  1 華碩

  我用的第一臺電腦就是華碩,型號是P5什么的,忘記了,配P133的CPU,這臺機器現在仍在當一個打字機服役,十年來死機0次。這就是磐石的根基所在,像一顆百年老樹,表面上看起來枝繁葉茂,一派繁榮景象,卻不知地下的樹根深入泥土的部分,甚至比枝葉更龐大。

  后來很長時間沒接觸過華碩,04年的時候我的一個上家做了北京區華碩的分銷,讓我也幫賣一些,那時候主流是865PE NF2和9550,所銷售的大部分是X系列,用料很差,穩定性和性能普通,故障率也屬于中等,唯一讓人頭疼的就是返修的周期相當的長,幾乎每次在一個月以上,而且還發生過返回去的壞顯卡原封不動返回來的事情。

  現在的華碩還是市場上的絕對主流,但如果我自己買電腦的話,2000塊以下的華碩主板我是不會考慮的,1000塊以下的板也不推薦朋友買。

  2 微星

  99年的時候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對微星喜歡的不得了,給親戚朋友當參謀時一律賽揚300或333+微星6199。后來回想起來應該是當時微星的做工、用料與包裝附件的豪華吸引了我。99、2000年經我手的高端機器,基本都是微星的主板,不過我自己卻沒有用過,那時候微星也沒什么返修,只有一片壞的還是因為JS賣給我的就是返修貨。

  后來賣過一些微星的主板,845E和845PE那個時期,板子的做工還可以,就是在我手里故障率超高,上一個壞一個,后來干脆不賣了。到了865時期,微星用料開始狂省,尤其到了865后期,簡直令人發指,前幾天修了一臺機器,留下一個微星的865PE尸體,那上面的電容個頭簡直和米粒一樣大,數量之少用十個手指就能數過來,那個尸體現在還在,誰有興趣見識一下電容最少和最小的865主板,我可以發照片。865以后就沒賣過微星,我交待給店里的銷售,裝機的話有顧客如果非要用微星,打死也不換,那只能不裝了。

  2002年至03年銷售過微星的顯卡,現在想起來當時的那些微星卡,只能找出一個字來形容:好。同樣是MX400,微星就是比其它牌子快。至到440的早期,微星還是在顯卡中出類拔萃,后來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淪落了……不過淪落的速度比主板稍慢些。

  3 技嘉

  第一次對技嘉有印象是98年底我有一個好朋友買了BX2000,配上P2 266超頻到500,當時我簡直驚呆了,天那,電腦居然可以強捍到這種程度(我那時候自己的電腦是6X86 233 那個233還是RP值)。而那塊BX2000直到2003年我朋友還在用,只不過CPU已經換成了P3 1G。

  后來的技嘉一直走的四平八穩,直到現在。三大品牌我都賣過,但現在還在主做的,就只有技嘉了。做工好、用料足、返修低,價格適中,就是有一些設置什么的比較麻煩,另外普遍反映挑內存。不過與威剛和超勝兼容良好。

  技嘉的顯卡是后來者,不過做的也算有聲有色,3D性能不突出,但有許多獨特的設計(雖然這些設計與創新不見得好,比如使用DDR2內存的66GT之類)但在現在這種浮躁的環境里,肯下功夫搞點特色的廠商,真是太少太少了。

  4 磐正(臺灣磐英)

  對于我來說,磐英是一個分水嶺。在2000年之前,雖然電腦的技術有一些,但是也只停留在產品規格、性能等表面的東西上,從2000年,我才真正開始去了解這個行業,去了解硬件背后的東西,在這個時候我更換電腦時就選擇了磐英。因為我對技術非常看重,選擇產品也是唯技術論,那個時候做為臺灣五大之一磐英,在技術方面扮演的是先鋒的角色,當然質量也是沒得說的。從K7 650、雷鳥1G到圖拉丁賽揚1.2G這段時間,我一直在用磐英的主板。694T是磐英的一個分水嶺,之后就爆發了換標事情,改成了磐正,也就開始了一路的下坡,2003年被華擎侵蝕大量市場,2004年遭遇華碩巨獅計劃的殘酷打壓,2005年財務爆發危機……

  現在的磐正的技術已經與當年無法相提并論,1999至2002的全球超頻排行榜上,EPOX這個品牌無人可及,別說微星、技嘉,就連華碩也無法望其項背,那時候提超頻不談磐英,會被人笑話的。現在的磐正與其它品牌相比,不僅沒什么獨特之處,相反不知道怎么回事走著走著成了一條腿(只剩下支持AMD的產品,支持英特爾處理器的出貨量幾乎沒有)。所以從長遠來看,另一個技術主導型的臺灣廠家耕宇(耕升)今天的下場,就是磐正明天的結果。

  沒有技術的企業是可悲的,可是只有技術而沒有市場的企業,是悲壯的。

  硬件同質化的世界下,唯有量大者,才能生存。

  5 XFX訊景

  這是我感情非常深的一個品牌。

  了解XFX是從2003年開始,FX系列發布,XFX(那時候還沒有中文名)做為當時最便宜的5200顯卡出現在我的視線里,當時就有種感覺這個牌子恐怕不是個雜牌,一查之下才知道就是以前的松景(以前以金網霸之類產品火過一陣),再查之下才發現松景在海外市場做的有聲有色。后來我就成了訊景的地區代理,不過在05年的時候因為銷量達不到要求,被撤了。

  訊景的工廠實力很強,研發能力一流,產品質量沒有網上傳的那么好,故障率和通路品牌差不多(現在不太清楚,我賣那兩年是這樣的),不過訊景的售后非常好,真是直接換全新產品,這在顯卡中是獨一無二的。

  其實我做訊景比較冤,正式開始做的時候,ATI9800風光無限,NV的5800根本無法抗衡,接著又出了9550橫掃中低端,我們用5200和5700拼命抵擋,可根本招架不住,等我被撤了以后,6800、6600一齊上陣,瞬間又掃平了ATI。

  每個品牌都會有一批產品同時有故障的時候,許多人一遇到這種情況就會把一個牌子一下打入十八層地獄,以前我也這么認為過,后來和工廠有過一些接觸后,才發現并沒有這個必要,像訊景以前有一批5900XT,全部都壞了,當時我就對其品質產生了懷疑,而后來才核實了,是因為貼顯存散熱塊的時候,兩片顯存貼了一個散熱塊,長時間受熱后散熱塊膨脹,粘的又緊,把顯存給拽起來了,后來每個顯存上按一個,就好了。

  6 七彩虹

  七彩虹開始走下坡路了,這是許多人都高興看到的事。

  七彩虹只有宣傳與公關的團隊,所以他們叫資訊公司。

  其實換一種角度來看,七彩虹選擇同德,是因為市場需要,如果市場上都需要做工、用料好的卡,那么七彩虹顯卡完全可以也一定可以不是現在這個樣子,而以同德的實力與研發來說,生產高品質、高價格的顯卡并不是他們做不到的事情。而為什么七彩虹這個中國第一大顯卡品牌是現在這個樣子,更同德更是日以繼夜的生產和設計許多人所謂的“垃圾”呢?原因很簡單,人們需要。

  這是我對七彩虹客觀上的認識,但主觀上我一直比較討厭七彩虹。

  7 雙敏

  七彩虹的翻版,而且翻得極成功。

  許多深資硬件玩家都預言說七彩虹和雙敏會消亡,因為他們沒有工廠,沒有研發,但我覺得不會,七彩虹和雙敏真正有價值的,是遍布全國的渠道,基本在各個城市,做這兩個品牌代理的,都是當地前幾名的大兼容機商。

  同德的產品返修率并不高,壞的多是因為他的出貨量大,而質量其實大家心知肚明,談不上好也壞不到那去,因此對這兩個牌子動心但又看了網上許多負面言論的朋友,我覺得大可以放心去買,畢竟給你做售后的是經銷商,而能代理七彩虹和雙敏的,必是大商家,相反賣影馳、蘭寶什么的,很可能是規模不大的個體商戶。

  不知不覺寫了幾個小時,才發現只寫了幾個板卡的品牌,還有像華擎、影馳等等板卡品牌,和CPU、內存、硬盤、顯示器等等,今天是寫不了那么多了,先把這些貼上去大家看看吧。

  8 影馳

  許多人看來,影馳就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的產品性價比非常高,對于大多數資金不富裕的玩家來說,很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在網上諸多的指責,像有價無貨、故障率高(比較典型的是6600系列的品質危機)又在困擾著想選擇影馳的玩家。

  影馳是2004年時憑空冒出來的一個牌子,以前沒有聽過任何關于這個牌子的消息。起步很低調,連麗源都不如,沒有做什么大面積的廣告,卡就上來了。村里一個關系很好的朋友,來我們這里時帶了一些樣卡(后來這個村里的朋友也沒做影馳的代理,而是賣銘暄了),那時候440還很多,影馳的440做的非常長,做工比較粗糙。后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沒影馳什么事,直到它出了一個6800GE的玩家版,價格超低,一下子引吸了不少人,不過那款6800GE倒不是火星卡,我一個關系很好的同行賣過一片,我正好看見,散熱系統很夸張。之后從6600開始,影馳就火了,但與網上的火熱相對應的是,市場里做影馳顯卡的商家很少,市場里的貨也很少。

  許多網站,包括中關村在線,都在宣稱GALAXY影馳是AIC大廠,似乎它的規模與訊景、映眾是不相上下的,但是如果你上ww.anandtech.com和www.tomshardware.com 甚至EBAY的話,顯卡方面華碩、微星、技嘉、XFX、蘭寶的產品之豐富令人咋舌,映眾也多少能找見一些(但與三大品牌明顯不在一個數量級),而影馳呢?完全沒有!這應該可以說明,影馳絕對不是一個以自有工廠、強力研發為后盾的全球品牌,因此我感覺影馳無非就是一家和駿兆關系密切的香港公司,僅在中國市場賣點東西,憑能力和實力,尚不及翔升之流,沒有太大過人之處。

  去威嘉的網站,在企業介紹方面居然是公司前臺、訪客等待區、多功能會議廳這樣三張照片,簡直讓人哭笑不得。至于產品,也是炒的多,賣的少,每天除了沒貨、就是缺貨。就是這么一個公司,在中關村在線的論壇里占了7成的推薦率,我怎么想也想不通這是為什么。

  往深里想,XFX應該不是百分之百走駿兆貨,而是繞開了駿兆直接和NV做,而像華碩、同德這些大佬們根本不會和駿兆談,駿兆只能扶持一些像影馳、富彩、麗源之類品牌,但駿兆本身是做貿易的公司,能力有限,因此影馳的發展,我感覺也不容樂觀。

  9 華擎

  02年底華碩放出風來的時候,我就很關心華擎,后來居然請來了吳載燈(原精英的重臣,主板成本控制之王),這不由得讓我興趣大增,從華擎剛問世,我就開始賣,雖然一直不是主做,但幾年下來也算有一些了解。

  華擎的產品以SIS VIA 等為主,英特爾的非主流芯片為輻,市場定位無懈可擊,與華碩配合天衣無縫,就算做為經濟學的經典案例,也是毫不為過的。華擎的出現直接導致了碩泰克、浩鑫、捷波等許多二線品牌的消失和淪落,市場就是這么殘酷。

  質量和故障率華擎都算中等,沒有一些人說的那么次,做為大眾化的通路產品,還是非常合格的,況且華擎也有一些自己的技術,同時與同價位的板子相比,它的功能是最多的。我自己用過華擎的KT600,挺穩定,超頻能力一般,25超32都馬馬虎虎,不是很利索。我給朋友推薦也常用華擎,錢花的不多,功能還不少。

  但華擎的毛病也顯而易見,臺灣人操持一切,那個摳啊,媒體價499的板子,裝機商拿貨的時候也得490,連10塊都掙不了,這樣子做渠道,只能是靠宣傳強勢拉動,讓顧客點名要,很難得經銷商的人心。(顧客可能比較喜歡這種廠家,但是廠家掙錢了,顧客得便宜了,中間經銷商白忙活,經銷商能愿意嗎?不愿意就得從其它地方下手,給顧客上個便宜電源什么的……扯遠了)

  10 麗臺

  如果說專業顯卡是神的話,那么麗臺就是最接近神的卡了……

  說起來挺搞笑,從自己買的第二臺電腦(6X86)開始,我就了解一些硬件品牌了,那時候一直非常喜歡麗臺,總夢想著能用一塊麗臺的卡,不過那時候麗臺的價格我承受不起,后來一路換下去,始終也沒用上麗臺,直到有一次拆開第一臺老古董電腦,才發現那個1M的顯卡上印著WINFAST,當時無語好久……

  這么多年來,麗臺一直高高在上,一直沒有什么發展,但在IT這個日新月異的年代,所有人都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單看麗臺好像沒什么變化,但放到整個行業里來看,它已經遠遠沒有當年的風光了。高端卡大家長得一模一樣,中端卡人們只看3DMARK的得分,其它一概不管,型號的更新換代快得驚人,兩三個月市場上就面目全非,這種環境下的麗臺,也只能被鴻海收歸旗下了。

  現在的麗臺放下了價格,感覺又恢復了不少活力(當然和N卡翻身也有一定關系),但不太注重產品3D能力的狀況,還是沒什么改變,基本上都是公版或公版性能的型號,少有非標準頻率的,但對于畫質、顯卡做工有要求的朋友和一些平面、3D設計機器來說,麗臺卡還是好選擇。

  11 精英

  2000年、01年左右,精英出貨量差點是三大品牌的之和,現在只能跟在華碩和富士康之后了。精英在零售市場上就815EP時代火過一陣子,結果還被水貨和假貨折騰的夠嗆,之后就一直默默無聞了,華碩實施巨獅之后,精英在零售市場更是每況愈下。

  05年初的時候我沒什么板子做,于是出過一批精英主板,性能普通,超頻差,穩定性不錯,兼容性好,故障也少。反正賣精英的感覺是挺放心的。

  如果想找一塊平庸的主板穩定的運行的話,精英應該是好選擇,但這種想法不是我們DIYER所倡導的,因此我對精英的感覺也就是無功無過,平平常常。

  12 映泰

  映泰這個牌子也是多年了(有意思的是以前的碩泰克、浩鑫、映泰、磐英、鉆石都說自己是臺灣前五大主板廠商,照他們的說法的話三大品牌和精英還進不了臺灣前五……)做為一家典型的臺灣二線廠商,以后的路只有兩條,一是轉型,像浩鑫、DFI那樣,在另一個領域稱王稱霸,風光無限,二就是消失。華碩和富士康兩個神仙打架,當然會有許多凡人遭殃。

  做為一個臺灣老牌子,他不肯放下架子省成本、拼價格(另外客觀條件造成了它即使省,也沒有什么用處,規模決定一切),品牌知名度上又與三大品牌遙不可及,基本上已經沒什么出路了。最近映泰有起色,大家都知道是靠C51出了以后的炒做,但我感覺這是曇花一現,長遠了看還是那兩個結果。

  至于許多人推薦映泰,我想是出于這樣一種心理:推薦三大品牌,顯不出自己的水平來,于是讓二線的映泰來,與眾不同,價格不高,還是臺灣品牌,這和以前人們推碩泰克是一個心理,只不過現在臺灣二線越來越少了。就像我周圍有一個同行,自已感覺水平高,與眾不同,梅捷復出(被商科購買之前的那次復出)的時候激動的不得了,每天BS技嘉、微星,一說就是和梅捷沒法比,只有華碩當年才能和梅捷并列,一千多元的梅捷主板倒也賣了幾塊,誰知道沒幾天,梅捷再次退市,出的板子連保都沒了。

  而我覺得,和華擎、精英比,臺灣二線們沒有價格優勢,也沒有功能優勢,和三大品牌比,臺灣二線們沒有品牌優勢,也沒有品質優勢,更沒有渠道、服務和附加值優勢,一樣的平庸產品,憑什么我們要掏錢?沒理由嘛。

  13 英特爾

  這里我不說英特爾的處理器,處理器方面說英特爾或AMD好與不好都沒有什么意義,對于我們來說,他們是空氣與水,一個都不能少。

  我只說說英特爾的主板。

  英特爾的主板通常被稱為原裝主板,最早見到是P3的時期,那時候的英特爾主板是高端中的高端,價格非常貴(比華碩還貴得多),用料和作工也非常好,完全是服務器級別的產品,當然能買得起的人也非常少,因此并不是市場的主流。

  從845PE開始,英特爾主板在市場上突然發力,低端產品價格一下大幅下降,低于一線,和二線基本持平,我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賣英特爾的主板。那個時候賣英特爾主板的人很少,因為它的兼容性不好(現在也是如此),和許多東西尤其是雜牌內存、顯卡都不兼容。但是如果通過了兼容性這一關,那么這個平臺就非常穩定了。

  在市場策略上,英特爾的主板始終很矛盾,因為必竟是在和自己的客戶競爭,加上AMD這兩年的勢頭,英特爾的主板策略更是沒個譜。

  但不管怎么說,英特爾主板的質量是非常好,至少不是映泰之流可以與之相比的,而價格它又很便宜,但論壇里卻很少有人推薦英特爾的主板,難到就因為它不能超頻嗎?在我看來,絕大多數人用電腦都是不需要超頻的。或者是因為它并非英特爾自己生產而是鴻海代工嗎?可鴻海的工廠放眼全球又有誰能與之相比肩呢?因此我覺得英特爾的主板是很好的產品,應該值得推薦。

  14 捷波

  捷波在我們這個地區以前的總代理是我的老大哥,他是非常有實力的公司(三星、希捷的總代),后來在05年初的時候,他放棄捷波了。在我來看,這是必然也是非常正常的選擇,必竟二線牌子的前途明眼人都能看出來。

  但捷波在我的心目中卻有和其它二線不一樣的地方,捷波是一家值得尊敬的公司,因為他在創新。在現在這種環境里,敢創新的硬件公司,就是值得尊敬的公司。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魔力瑪仔系列,就是那種可以讓一臺電腦兩個人使用(接雙顯示器、雙鍵鼠,兩人各用各的)的主板,這個產品的創意我覺得非常實用,可惜在市場推廣等環節捷波沒有做好,這個產品沒有成功,而捷波也沒有堅持下去,非常可惜的無疾而終,讓人空留遺憾。其實在商場上,從來不缺乏創意和想法,缺的只是把想法轉變為實際利潤的能力。雖然捷波沒有成功,但它畢竟在為顧客想了,也為顧客去做了,這一點,我們應該記住這個牌子。

  不過對于現在的捷波產品來說,我還是堅持自己對臺灣二線品牌的看法,如果沒有非常突出的產品,就沒有選擇的必要和理由。

  15 艾爾莎

  97年的時候,提起VOODOO來,大家都是同一種表情和心情,那是一種極其單純的頂禮膜拜,是一種超越一切的宗教式的瘋狂與崇拜,如果有一塊VOODOO的背面,有ELSA這幾個字母,那么9成9的人會瘋掉的。因為在那個年代,別說用了,沒有人見過VOODOO,更沒有人能夠擁有ELSA的VOODOO。但是所有的發燒友都知道,VOODOO是宗教,ELSA是教主,而我們,是瘋狂的教徒。

  在那個時代,驅動不是芯片廠家研發的,而是顯卡制造商開發的,ELSA的驅動,可以使他的顯卡比同芯片的其它廠商快30%。

  大力神、ELSA、麗臺,代表了整個顯卡業界。

  我第一次擁有ELSA是在99年,那塊顯卡是VOODOO女妖,VOODDOO卡中首款2D、3D合一的顯卡,當時整個人都有一種解脫的感覺,我終于有ELSA的顯卡了。這塊顯卡我在04年的時候送給了我一個好朋友,他用這個卡玩反恐,還是非常的流暢。

  艾爾莎的破產是突如其來的,03年的時候,我聽到這個消息,根本不相信,看了好多網站,才知道艾爾莎顯卡事業部一直在盈利(因為N卡的專業部分Quadro系列都是艾爾莎做驅動,它的Quadro卡銷量也是市場最大的,光專業卡這一塊利潤就非常驚人了,這是當時其它顯卡廠商望塵莫及的)而且利潤并不低,是因為艾爾莎公司投資通訊業,造成巨大的虧損,資不抵債,只能破產。我當時真的想痛哭一場,艾爾莎承載了我多少幻想啊,最有激情的年輕時代,就這樣落幕了。

  德國公司破產后,臺灣的艾爾莎分公司獨立,并且保留了這個商標,但他們留下的,也只有這個商標而已,艾爾莎的靈魂,德國的驅動研發團隊,已經煙消云散了。

  臺灣艾爾莎還想保留原有的高貴血統,給平庸的顯卡標上一個不平常的價格,但這沒有用了,艾爾莎的教徒,是不會再看臺灣艾爾莎一眼的,他們寧可抱著過時的古董,來懷念自己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老玩家看到我的這些話會掉眼淚的,真的。

  16 創新

  這里說的創新不是音頻產品,而是顯卡。

  3D Blaster 與愛爾莎一樣,這也是讓人可以陷入極度瘋狂的品牌。

  GF系列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可是許多人不知道全球第一片GF 256出自創新,品牌是3D Blaster!

  2000年,第一款GPU顯卡,整個世界都瘋狂了,我也不例外,得知中關村出現現貨時,我毫不猶豫,買了火車票直奔北京,這是我第二次為了看一個硬件而專程去北京(第一次是K7 ATHLON發布)。

  見到GF256是在硲谷一樓,創新顯卡在做展示活動。3D Blaster就像一個深深的烙印,印在我的心里。不過當時我看完后就回去了,那個卡要3千多,我沒那么多錢。正因為如此,我心里才一直梗梗于懷,3D Blaster給我的印像,也就格外深。

  好在NV是很會做生意的,知道人們喜歡但買不起GF256,就出了個縮水版的GF MX,價格一下子下來了,1千多塊。我毫不猶豫的買了創新3D Blaster的GF256 MX,而這片卡還是DDR顯存的(這是第一款DDR顯存的顯卡),現在的朋友可以像想一下自己買了塊7900GT回去以后的情景,那時候的我,就是這個感覺。

  這塊卡我用了1年多,是我用電腦以來使用時間最長的一塊,后來我任職的公司需要添一臺做圖的設計電腦,因為我是公司的總經理,就爛了一下,把這塊卡賣給公司了。直到今天,這卡還在擔負著設計汽車配件的重任。說起創新的這卡,還有一個突出之處,就是這塊顯卡沒散熱片和風扇,芯片直接露在外面,大家都知道,從TNT開始,顯卡就有散熱片和風扇了,而這塊GF居然什么都不用,連散熱片都沒有。這是我唯一見過的一片TNT以上,完全不用任何散熱裝置的顯卡,設計能力之強,已經達到了空前絕后的地步。(也有人說創新的卡是微星代工,我感覺這個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畢竟微星是顯卡中的NO.1,N卡的首發第一版公版都是出自微星)

  可就是這樣的品牌和產品,最后卻不得不淡出直至退出顯卡市場,這難到還不足以讓人黯然傷神嗎?

  說句老實話,如果我沒喝多,我是不會寫這兩個品牌的,太煽情,寫得我自己就快淚流滿面了。

  17 昂達

  提起艾爾莎,不由的想起昂達了,必竟現在的艾爾莎已經淪為昂達的第二品牌了。

  昂達起步很早,和新天下是同一時代的公司,可看看現在的新天下,風光無限,每天央視一套砸錢,眼都不眨。再看看曾經和它并肩的昂達,還是每天在電腦報弄四分之一版面,做著貌似評測文章的廣告,企圖誤導消費者。夸張的是前段時間居然登了個“傻子才買AGP顯卡”的廣告。廣大消費者沒招他也沒惹他(更有一部分消費者買的正是昂達的AGP卡),憑白無故就被昂達給罵了,見過點兒犯渾的廠家和商家,沒見過渾成昂達這樣的。(怪不得這么多年原地踏步,沒一點長進)

  至于昂達的產品,顯卡大家都知道,同德出品,和七彩虹、雙敏一樣,這就沒什么好評論的了。

  昂達的主板比較有特色,熱力系列是DFI代工的,如果喜歡DFI的頂級品質,又嫌鉆石貴、渠道商少不好買的話,可以選擇昂達,必竟昂達的產品容易買到,售后也比DFI方便的多。普通的昂達板大部分是捷波代工,臺灣二線最典型的特征,做工不錯、價格也不便宜。但昂達必竟是通路商,時不時會整出點特價特色的板子來拼市場,所以如果發現有性價比高的產品,不用多考慮,出手就行,絕對值。

  說點昂達的內幕,昂達內部管理比較爛,昂達有一個業務和我關系不錯,想讓我做昂達和艾爾莎,我沒有做,他就從我們這里找了其它一個代理,那個哥們也實在,馬上提了幾十片艾爾莎的卡。那時候9550已經大熱了,昂達還讓他提T4200,而且愛爾莎的4200價格比最貴的9550(迪蘭、蘭寶的超頻版)還貴,其結果可想而知,大量的庫存,讓人欲哭無淚。然后昂達甩完庫就不理人家了,讓其自生自滅,我慶幸了半天自己沒上那個套。

  18 鉆石

  說起鉆石,我還是有一定發言權的,04年的時候我是DFI在我們這里的總代。

  鉆石是老牌子了,從小我就知道它,正好我一個好朋友去了友通辦事處,我也就順理成章的成了DFI的總代。剛做的時候865正紅,DFI的高端已經在歐美打開局面,LanParty系列所向無敵,什么華碩、微星、技嘉,完全不是對手,尤其在高端AMD平臺,風光無限。我也進了幾片LanParty板,裝裝門面,的確是強的一塌糊涂,光是板子帶的附件就讓人眼花了(最夸張就是那個背包,背著主機滿街走,完全不是一般選手的風范,回頭率絕對超過裝機市場七彩虹的點名率,我覺得就沖這個背包也值得買LanParty)。

  當然主要銷售還是865和848,DFI的做工看起來是非常強的,而且風格和華碩完全一樣,黃色PCB,可實際用起來卻不是那么回事,當時CD剛剛問世,我在超頻測試的時候,用DFI865,2.53就是上不了200外頻,后來換了技嘉的865PE,一下子就穩定在3.8G。DFI賣了沒多久,我那個好朋友就離開了友通,我一下也成為沒娘的孩子,最慘的是兩塊865PE都在一年的最后幾天壞了,顧客拿到我這里還差幾天過保,等我返回北京,就已經過保了,結果我自掏腰包給顧客賠了兩塊,損失一千多元,那兩個板還都是南橋壞了,花錢修也不行,只能當尸體了(這是我收藏的做工最好的兩個尸體)。

  所以買DFI的話,只考慮LanParty系列千元以上的產品,至于中低端絕不要買。

  另外就是友通的渠道非常差,質保會成問題,所以要買的話,也要選可靠的商家。

  19 三星

  說了十幾個板卡了,談談顯示器吧,三星大家肯定都關注。

  三星在華北的總代是北京三捷,我也是一直從三捷走貨,算是三星老代理了,和三捷的人喝酒也很多次了(不好意思,今天喝的有點多,寫著寫著老提到喝酒……),所以三星和三捷都有一點了解。

  高麗棒子比較小氣,三星顯示器的外包裝都比較小(如果和優派比,小的更多),那是因為三星反復測試,在可以保證顯示器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減小體積,為的是一車可以裝下更多的顯示器(這樣省運費,因為從工廠走一車貨的話,運費是三星出的)。三星的策略是先出一批新型號,然后一點一點省成本、降價,等價格降的差不多了,換一下外殼,變個樣,又把價格提起來了,然后再一點一點往下降,這樣就保住了三星廠家的利潤。典型就是794賣的正好,價格降到800多的時候,馬上停掉,換成除了外殼不一樣其它都一樣的788,價格也提成900多,繼續猛賺。(液晶也是一樣,710V降到底了,馬上停,換個711,其實除了型號以外完全一樣,就是價格提了100多)三星純平產品巔峰之作是783和785,這是三星出過最好的純平,無論是外觀還是效果,都非常好,比現在的794和796都強,可惜不生產了。液晶當然是173P系列,就是價格太貴。

  所以買三星不要追新,往往馬上停產的型號,性能、質量都高于要替代它的新型號,價格還便宜。

  三星的返修并不高,質量也很穩定,84年開始就全球占有率第一,這不是吹出來的,是實打實的,至于它壞的多,絕對是量太大的原因,所以想買三星的朋友不要太考慮質量問題,效果能夠滿意就出手,三星如果你都信不過,那就別用顯示器了。

  雖然我比較討厭高麗棒子,但不得不承認,三星,是全球最頂級的企業之一。

 

關鍵詞:硬件

贊助商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邱县| 固安县| 长沙市| 阜宁县| 凤凰县| 台东市| 红安县| 铅山县| 新疆| 金秀| 交口县| 通州区| 珲春市| 灌南县| 咸宁市| 石泉县| 民乐县| 镇巴县| 冷水江市| 大连市| 广元市| 红原县| 邵阳县| 皮山县| 通渭县| 买车| 岳普湖县| 滦平县| 榆中县| 平遥县| 天全县| 普兰店市| 灵寿县| 宿松县| 华蓥市| 永州市| 涿鹿县| 资源县| 阳曲县| 图们市| 东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