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集團副總裁、賽迪網總裁徐東英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我們很榮幸請到了賽迪集團副總裁、賽迪網總裁徐東英做客新浪總裁在線欄目,徐總將就人才和Web2.0等問題與網友進行廣泛的交流。我們此次聊天除了通過電腦參與,您還可以通過手機訪問新浪網,在移動中關注聊天全程。手機新浪網的網址是:sina.cn。請徐總跟網友打個招呼。
徐東英:新浪的網友,大家好!今天非常高興有機會就一些熱點問題說一下我的觀點和理解。
主持人:賽迪網一直在業界里處于領先的位置,可以說是IT門戶的先驅了,前不久我們記得您提到過一個觀點,就是說IT人才流動屬于常態,可以具體說一下么?
徐東英:因為我是從90年代初開始步入IT業的,在這個過程當中其實我看到IT的變化是非常快的,有一個共同的現象就是人才的流動也非常快。我們在這個時候其實這給管理也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一種現象,特別是在近期,往往人才出現流動或者變動的時候,在網上有這種過渡炒作,甚至有些人是用互聯網進行惡意的宣泄的一種現象。因為有十幾年的從業經驗和管理經驗,我就有非常深刻的感受,就是說我們應該如何客觀的看待這種人才流動的現象。因為這種人才的流動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我有自己的理解和觀點,我也希望能夠把這些觀點跟大家進行分享。因為在整個IT業界當中,我們也發現IT和互聯網最大的特點就是變化,這種變化整體上需要的是創新的不斷的增強。在這種創新的過程當中必然給企業或者個人其實帶來的都是一種挑戰。
對企業來講,如果你采用一成不變的規律的經驗來經營肯定是死掉或者落伍。其實我提了一個觀點是六年,如果在一個位置上你六年從事的是同樣的事情,沒有任何職位的升遷,還是一成不變的工作,人的創新意識會淡漠,人會懈怠,這個過程當中人需要有變化,這時候會促進大家的變化的方式,這樣就會有職場變化的常態。針對這樣的常態我們應該與客觀的心態對待它,同時這種變化我們也要看到并不是負面的,因為隨著市場的變化,隨著整個創新意識的增強和企業競爭的加劇,必須要在這個變化當中尋求新的增長、尋求這種機會,所以我就發表了這樣一種觀點,我認為在整個從我個人的職場生涯和我周圍所有的人,我們都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在這個變化當中成長起來的,在不斷的變化當中尋找到自己的價值,而相反很多人,比如說我94年進入賽迪說我做這個工作就夠了,如果一成不變的做,最后的結果就是被淘汰。
我希望跟業界交流我們應該如何客觀的看待IT和互聯網的變化,這種變化是事實,這種變化是來自于人才成長的需要、也來自于企業發展的需要。
主持人:業內有一句話,講賽迪是IT業界的黃埔軍校,每年都為企業和媒體輸送了很多優秀人才,同時也有很多青年和資深業者加入。您在選擇人才的時候有什么考慮?我想特別是針對一些在校學生,他們對IT、互聯網行業是非常憧憬的。
徐東英:我覺得IT和互聯網確實是很令人興奮行業,有的時候也有高壓力,特別有一種疲憊。但是無論怎么講還是令人非常興奮和激動的,在選擇人才的時候我看待幾點,第一點,他必須認同這個企業的平臺價值和企業的文化價值,就是說企業平臺的認可和價值觀的認可,如果簡單的歸結起來。
我們招聘有些人,他們覺得賽迪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這個平臺可能不能承載他的發展,這樣的人肯定不能錄用。另外,不認同你的企業文化也不能錄用。所以我第一點看的是,對于企業的平臺和企業價值觀的認同,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我覺得互聯網跟IT是一個在創新當中學習的產業,在這個過程當中我第二點看中的是人的工作激情和素質,好的素質只要認真刻苦的學習,完全就可以很快的適應工作崗位。而相反沒有激情或者是沒有很好的素質,他就會在整個的過程當中提升的很慢,所以我第二點是看中素質和整個對于工作的熱愛和激情。
第三點,我覺得要有一定的專業的技能和專業背景的支撐,如果一點專業背景的支撐都沒有,從事這個行業也是很累的。
第四點,我覺得要有一種團隊合作和吃苦敬業的精神。
所以整個在選擇人才的時候主體上是由這四點選擇人才的。
主持人:其實您還是把專業知識放在了比較考后的位置,更強調人的心態和激情。
徐東英:因為我們這個行業是很新的行業,你要說在這個行業里頭有很多的經驗了這種人很難找的。我們需要這個人有很好的工作的激情,同時他有很好的可塑性,通俗來講是不是這塊料,他就會很快的去學會。所以我們在這個行業里找又有經驗、又有激情,工作又有團隊合作這個,這簡直是鳳毛麟角。所以我們從整個選人的過程當中,我們寧肯把素質、激情放在第二,專業的知識背景放在第三,第四是團隊的合作的精神。
主持人:我想正在看直播的一些網友,特別是一些年輕得大學生,肯定會非常欣慰,因為賽迪網真的是很開放的胸懷。
現在流行Web2.0的概念,您怎么看?
徐東英:其實我對Web2.0這個問題確實很希望談一些自己的觀點。我們可以看到,Web2.0是從去年三四月份開始在整個互聯網界熱起來,在這個過程當中到現在大概一年多的時間,我們可以看到在Web2.0一年多的發展過程當中其實是經歷這樣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人們對這個事情很新鮮,不知道它是什么,對它這個模式充滿了一種好奇和一種不確定性因素的一種想象力。我覺得Web2.0其實給我們帶來的是一種在互聯網經營和互聯網認識上一種非常大的變革和提升是什么呢,它把互聯網的精髓、互聯網操作的套路,淋漓盡致的彰顯出來。為什么這樣講?因為Web2.0提倡的是個性化服務和共性服務的相融合,這個方面通過博客、IS等等這樣的要素,使得把真正互聯網操作的社會化、聚合化、個性化這樣的一種套路全面的彰顯出來,真正脫離了作為單獨媒體特性的提升。
這種提升在一年多的操作中可以看到不僅僅是圍繞Web2.0的套路誕生的新興商業模式,很多新興的商業網站形成了Web2.0的創業熱潮。但是另一方面,更給已有的所謂Web1.0以門戶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帶來了創新的活動。這種創新的活動使得我們這些做互聯網的公司看到,利用Web2.0的思想能夠使我們的網站服務更能夠以人為本,更能夠形成人性化的服務,更有聚合資源和聚合人氣的能力。所以反而一年多操作下來以后,Web2.0給IT的門戶和IT的網站,就是所謂的Web1.0帶來的自身創新活動的能量和價值淋漓盡致的彰顯出來。而對于Web2.0這種模式,反而人們在過程當中發現單獨的靠單一的功能,比如博客、社區、交友這種組合下來的模式并沒有形成他所想象的商業模式的價值。
有些比如單純的博客網站,完全博客已經成為IT門戶的一個組件和配件,所以我們開始形成了Web2.0是不是進入了冬季,Web2.0是不是冬天來到了,等等現在開始對Web2.0網站商業模式的價值產生了很大的質疑,這樣的聲音開始形成非常非常強烈的主流聲音,投資商也更加冷靜。
我個人不太贊同Web2.0進入到冬季的這個說法,我個人認為Web2.0在中國僅僅剛是一年多的時間,它真正來講是它剛剛經歷了第一階段的興起和大家對它關注的熱潮,而它還是處于嬰兒期的發展階段,它還沒有迎來它春天怎么到了冬天。而且一年多的發展,到現在更確切的是到了Web2.0發展的理性階段。這個理性階段人們更重要的看到什么是網絡Web2.0的商業價值,更冷靜的看待它。是不是一些博客圈子這種累積的要素形成的Web2.0就是商業的模式?是不是單一的博客就有它的價值?可能實踐的證明不是這樣。
那么什么是Web2.0的商業模式,什么是它真正的盈利點?大家開始冷靜的來思考,冷靜的來分析。我覺得大家應該是處于一個冷靜看待Web2.0的實際,就從剛開始的新鮮的勁到了一個冷靜的過程,但是這并不以為著Web2.0好象就不行了,其實這是一個事物發展過程當中非常客觀的過程。
代之而的是什么?首先Web2.0我覺得它的興起最先嘗到好處的現在看來是對于Web1.0這些門戶的網站利用Web2.0的思路和手段,確實增加了網站自身的價值。接下來Web2.0商業的網站是不是就沒有生命力了、沒有價值了,我同樣不這樣認為。我覺得Web2.0剛剛開始發展,它的商業模式其實我們更應該看到它必須圍繞人的需求形成它自己的特色服務,我覺得互聯網是整個虛擬的世界,它需要格式各業的互聯網的服務。
Web2.0倡導的精神,它所彰顯的服務特點是符合互聯網服務的精髓的,所以我覺得它的發展一定還會有很多創新的商業模式出來,只不過大家從喧鬧的、從狂熱的、從躁狂的這種一種心態回歸到冷靜的、理智的階段。我覺得這個時候也不要進入抑郁的階段,好象覺得是不是Web2.0不行了,我覺得也不是這樣。所以我覺得Web2.0整個網絡操作的方向、套路和它弘揚的這種互聯網的精神,一定代表了互聯網發展的這種趨勢,所以未來一定會有很好的創新的商業模式出來,去服務于廣大的網民。所以這個就是我對Web2.0的看法,而我恰恰覺得Web2.0的這種思想和精髓,也不屬于只有Web2.0的網站,而是屬于整個互聯網產業。這就是我的觀點。
主持人:謝謝,非常精彩!

賽迪集團的副總裁、賽迪網總裁徐東英
徐總,您是老媒體人,怎么看待當前IT門戶的發展現狀?
徐東英:我覺得IT門戶的發展現狀,其實IT門戶是從2000年開始誕生的,我們其實看到一個非常重要的現實就是,在整個IT網站群里頭,是在整體上垂直網站和行業網站最活躍的一支,它特別像IT媒體的發展。你看所有的專業媒體,什么專業媒體群最活躍,就是IT的媒體。這個說明什么問題?說明了市場的需求,IT網站隨著這幾年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它是一個非常豐富多彩的,非常繁榮的一支互聯網的一個生力軍。到今天IT的發展過程當中我們看到有幾個非常鮮明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IT門戶已經躋身于IT門戶的主流陣營,承擔起IT傳播的主力軍的作用。原來在IT專業傳播的主力軍是指媒體,但從2000年開始我非常明顯的感覺,而且也是一種深刻操作時間的體驗,IT門戶已經承擔起傳播主力軍的作用。這個時候對于整個IT網站的價值是得到產業的認可、用戶的認可和市場的認可,這也就是為什么說IT網站群如此的眾多、如此豐富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因為IT人是互聯網上網的主流人群,IT的產品變化速度很快,互聯網恰恰符合了這種要素。IT的新聞最多,而且是最快速,而只有IT這個網站在這方面能夠承擔起原來由IT紙媒體擔當的這種主力軍的作用。
第二個特點,IT網站發展的特色是豐富的。為什么呢?就像IT媒體似的,IT媒體很多啊,像整個賽迪就六報十刊,不要說其他的等等集團了,各個IT當時的紙媒體,是有各自不同的定位和各自不同的特色,形成在市場當中它存在的價值,而IT網站現在也呈現的是這樣一個特點。也就是說各家網站依靠它自身的一些背景的資源,和自身在整個操作過程當中形成的特點,來形成了為產業、為市場服務自身的一個特色。所以IT整個的網站也呈現出現在比較繁榮和百花齊放的這樣一種特點。
第三個特點,在整個IT發展的過程當中,每一家在形成自己特點的時候,也形成自己和用戶的聯系。比如說賽迪,什么特點是賽迪的核心特點。我們總結了自身的價值以后,就是IT主流媒體的特點是賽迪網的第一大特點。第二,在為信息化和技術應用上面服務的特點,是賽迪的又一個重要的特色。所以賽迪網在中高端IT人群的技術應用方面、在IT的整個資訊方面,是有其他網站所不可比擬的優勢。
有些網站是產品為主導的,在產品導購層面形成了它的特點,有些網站依靠賣場背景的資源,形成了這種行情的特色。所以在整體上來講,我覺得IT網站現在是比較豐富多彩的一個人群。同時IT網站要想自己在這個網站群里形成它的價值,也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凡是生存下來的,凡是已經在市場上存在的,我覺得都是有它自己的特點來形成的。這是我對IT網站的看法。
未來IT整個的門戶發展我認為會有這么幾個特點:
第一,IT媒體已經承擔起IT主流傳播的通道。
第二,整個IT的信息服務將從編輯單向的發布到多向的組合,到用戶自生產模式多重的生產方式,這也是引入Web2.0的一個精髓。
第三,整個互動性將是貫穿始終的特點。因為作為一個專業網站更有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特點,比如網絡安全都是網絡安全方面關注的人,在這里面進行互動、交流、學習,會是它非常重要的黏性和價值。
第四,專業的特色服務。比如說各家網站如果形成專業網站之所以形成自己的,就要有專業的服務特點。比如在賽迪網上我們的一個特點就是情報中心,是根據賽迪的自身特點形成了一個報告的賣場和信息增值的服務,目前在國內很多人我們每天都有訂貨,而且也形成了它的平臺效應。我們現在還有專業的遠程教育培訓的課程,這也是我們一個很重要的特點。現在我們還在產品庫的服務和案例庫的服務都是大力的加強。專業的一定要靠這種專業的服務來形成專業網站服務的特點,所以這個是我個人認為最后是專業網站自身的特色。
主持人:目前國內的IT門戶都還沒有上市,您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徐東英:不可否認的是,因為在整個IT作為垂直網站發展,我覺得速度還不夠快,它的規模效應還沒有達到市場的預期這樣的一個現狀。
網友:您從中國計算機報社的社長到賽迪網的總裁一直做IT工作,您最欣賞的員工是什么類型的?
徐東英:我最欣賞的員工類型,我覺得做媒體跟做網站,最欣賞的第一這個人要有激情,因為這個媒體跟網站都是需要創造、需要有激情的。比如一個新聞,如果沒有激情的人,哦,不就發生了一件事嘛。如果要有激情的人,這個事發生了要多少東西進行報道。所以我覺得激情和對傳播業的熱愛是第一要素。
第二,他要有非常強的學習的欲望和學習的能力。因為我個人認為傳媒業并不是很難的一件事情,但是他確實是需要你有不斷的有新鮮的活力、不斷的激情和熱情進行創新。在這個創新的過程中我覺得他一定要有非常好的素質和悟性,他必須是可塑之才。
再有,他要有一定的專業背景的知識。我并沒有說他一定是有經驗的或者一定是怎么樣的,因為像麥肯錫在招人的時候就是招大學畢業生,就是自己培養。我從個人來講我覺得我是比較能夠帶人的,所以我是比較欣賞這樣的人,他成長起來就會變得非常能干。我在培養人的過程當中也有自身的成就感。
主持人:前段時間Cnet進行了一系列的收購,賽迪有沒有類似的考慮?
徐東英:暫時沒有。
主持人:您能具體談一下賽迪2006年有哪些創新和變化嗎?
徐東英:賽迪在2006年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其實我跟業界朋友交流和方方面面,包括碰到我們的讀者跟用戶,他們都是深刻的感受。這個變化最重要的一個特顯就是說,我們在總結過去五年的發展過程當中,其實我們更深刻的看到,賽迪網要想有一個新的發展,必須要用真正的互聯網的思路以IT人為核心,來做互聯網的服務。而不是用媒體單向傳播的這樣一個特點來做只是媒體電子版的思路來做網站的服務,這一點是根本的不同,就是從以文章為核心到以人為本。
同時,今年賽迪網在真正的Web2.0很多的服務要素上嵌入上做了很多的嘗試。為什么我第一個談的是,Web2.0最先獲益的并不是Web2.0的網站,而真正的是IT老牌的網站和IT的門戶。這樣一種互動性和這種聚合的效應和這種引入博客,以及這樣一種Web2.0的要素,給我們帶來的是IT人服務能力的大大加強和我們這方面的創新。
第三,我們在全面的把整個賽迪網原來很陳舊的風格形成了更以人為本的清新的導向,這種導向給我們帶來的是一種用戶體驗很大的提升。
第四,我們真正意識到IT門戶已經承擔起IT主流傳播的通道的作用,我們就不滿足我們的編輯僅僅是摘摘抄抄,而是我們更注重產業高端訪談的原創性,還有我們自身作為賽迪網的編輯記者他們的原創能力的提升。我覺得在聚合的基礎上增強原創的聲音和原創的能力,這也是賽迪網成為專業網站的最大的方面。
很多賽迪網的員工都對賽迪網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有的是做5年、7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因為互聯網有很多的創業機會,我們也有一些管理層出去創業,對于這點我是非常支持的,因為互聯網新鮮的機會是給個人發展也提供了機遇,但是同時我們也納入了一些新的血液,這支新的管理團隊的創新和活力,也才使今年互聯網有這么大的變化。
主持人:徐總,我們在談到賽迪網“思變”的時候,內部應該會有一種自我超越的勇氣,但是也有反對的聲音,您認為最大的阻力是什么?
徐東英:最大的阻力就是慣性,因為人在操作一件事情已經形成了一種套路,這種套路不是說是有一定的存在的價值,但要改變一種套路和一種慣性對人是一種最大的挑戰。我原來可能做的這些也不是不對,比如原來我們可能訪談就是很少,我們現在要加強訪談。可能有些編輯、記者可能覺得挺費事的,我能不能約到人。其實他最大的壓力是人們有一種習慣的慣性,而要改變這種慣性需要的是,第一自身創新的勇氣,第二在適當的時候換一些人也是很必要的。這種過程當中我覺得最大的壓力就來自于長期形成的慣性和已經形成的一種套路,這樣的壓力。
但是我覺得賽迪網的員工都是非常年輕的員工,所以我們意識到自己必須按照以人為本的思路、必須要按照互聯網聚合創新的意識和個性化服務的需求來做的時候,我們的員工因為大家都是年輕人嘛,都是非常愿意改變自己,也是非常愿意來積極的作為互聯網的服務平臺,真正的去圍繞著人去做服務。所以我覺得我們的編輯記者和我們整個賽迪網公司的員工現在都是感覺到,經過這樣的一種變化以后,都已經既體會到自己的價值,也通過我們的工作更彰顯出賽迪網這個工作平臺的價值。
主持人:我記得以前我在賽迪的時候,當時感覺賽迪網的一些媒體資源非常好,有很多賽迪旗下的報刊、雜志進行支持,現在這部分的轉載在賽迪網里占一個什么樣的位置呢?
徐東英: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感到非常欣慰的一點是,賽迪網本身作為一個網絡平臺的聚合能力已經成長起來了,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種強有力的市場品牌的發展。賽迪網的影響力離不開來賽迪品牌的支持,賽迪網和各種品牌的互動對賽迪網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當時賽迪網的發展可以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是時至今日我們單純依靠賽迪網的支撐就顯得不夠了,市場對你的需求和網民對你的需求已經遠遠不止這些,這方面我們今年利用資深網絡平臺的價值形成綜合資源的能力,我們進行了大大的提升。目前來講能力,我們有30%、40%是原創信息,有20是利用別人的信息,所以這樣才是一個真正的IT門戶應該的一種平臺的價值和能力。如果我們就僅僅是賽迪媒體的資源,我想也不會有賽迪網今天市場品牌的形象和今天用戶的認可,也不可能形成IT主流傳播通道,擔當不起這個使命。
網友:目前IT網站、門戶網站有很多高手都曾經是您的手下,您能評價一下他們嗎?
徐東英:很多高手是我的手下我覺得他們都很不錯,因為我們在一起共事都非常愉快,而且當離開以后其實我是一種觀念,因為賽迪網或者賽迪整個機制也是有國企的機制,我一直是說大家在一起做事是一種緣分,我不求跟大家在職場上走一輩子,因為這也是互聯網我說變化是常態的觀念。但是我追求的在整個追求的過程當中、在共事的期間大家一路配合、工作愉快,在一起是一種緣分,不在一起大家都是朋友。所以現在跟賽迪網出去的人,特別是當時我們有一定職位中層的經理都保持著很密切的聯系,而且對他們無論是到別的公司發展還是出去創業,我態度非常明確,積極支持。因為我覺得每個人都尋求發展,我自己這一路也是不斷的發展過程當中走出來的,所以我覺得他們都非常的優秀,而且我們現在都是非常好的朋友。
網友:您怎么看待目前天極和IT168的發展,他們會不會跟賽迪發展有挑戰和競爭?
徐東英:我覺得這是正常的事情,在IT紙媒體發展的時候我們也同時有很多的競爭,IT的紙媒體既然也是競爭,那IT的網站怎么會沒有競爭呢。所以天極和IT168跟賽迪肯定是有競爭的。您今天瀏覽賽迪跟瀏覽天極跟瀏覽IT168是非常不一樣的。我覺得IT的紙媒體就是在競爭過程當中形成了IT紙媒體的繁榮,同樣IT網站也是在競爭過程當中,大家才能不斷的創新,不斷的有壓力。如果一個選手沒有給你賽事的時候,你的能力提高有限。為什么一定要有比賽、一定要有考試,肯定是這樣的,而且市場現在就是在競爭當中大家共同的發展。
主持人:我們還是歡迎競爭、共同進步。
徐東英:我們覺得競爭是必然的,因為互聯網是絕對市場化的一個產物,所以怎么不競爭呢,門戶在競爭,IT的網站在競爭,我覺得在互聯網每一個領域里頭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競爭。
主持人:最后一個問題,在您看來您理想中的賽迪網是什么樣的?
徐東英:我們有一句話,第一,專業創造價值。賽迪網如果理想當中應該是這樣的。
第一,一定是IT主流的傳播通道,就是它的媒體特性應該承擔起在IT網站第一位的特點。
第二,它在媒體特性上商務平臺綜合的整合。這樣形成的是一個匯集專業黏性強,又有專業的服務,又有非常快速專業的資訊和這種評論報道。簡單一句話就是,圍繞著專業創造價值的理念,形成的是專業的媒體平臺和商務平臺對IT人才的整合服務,是一個IT人愛用的一個服務平臺。這就是我的看法。
主持人:謝謝徐總今天精彩的觀點,也謝謝各位網友熱情的參與,今天我們的聊天到此結束。
徐東英: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