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午夜激情影院,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夜夜嗨,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主流PC電源選購指南

2010-08-28 10:46:49來源:西部e網作者:

        隨著今年Intel轉戰Prescott核心的P4E處理器,沿用多時的Socket 478接口正逐漸被LGA775架構所替代,相應的處理器主頻也提升到了3.8GHz。而配套的i915系列芯片組在支持了最新的PCI-E顯卡接口后,為ATi和NVIDIA的高性能顯示核心也提供了最佳的系統環境,這次架構變革,帶來了PC性能的再次飛躍。然而性能的提升同時也帶來了高功耗,一塊功率在100W以上的P4高主頻處理器和一款同樣接近100W功率的高性能顯卡一起使用,傳統的ATX電源早已無招架之力。

        ●ATX 12V 1.3規范主攻CPU

        要解釋ATX 12V 1.3規范先要從ATX說起,ATX規范是1995年Intel公司制定的主板及電源結構標準,是英文(AT Extend)的縮寫。ATX電源規范經歷了ATX 1.1、ATX 2.0、ATX 2.01、ATX 2.02、ATX 2.03和ATX 12V等階段。目前市面上的電源多遵循ATX 2.03或更新的ATX 12V標準。ATX 2.03標準采用+5V和+3.3V電壓,分別為功耗較大的處理器及顯卡直接提供所需的電壓。而單獨的+12V輸出則主要應用在硬盤和光驅設備上,因為當時處理器和顯卡的功耗都相對較低,所以各部件相安無事。

        但P4處理器的推出改變了這一切。由于它的功耗較高,使用符合ATX 2.03規范的產品時,+5V的電壓根本不能提供足夠的電流。基于此,Intel對ATX標準進行了修訂,推出了ATX 12V 1.0規范。它與ATX 2.03的主要差別是改用+12V電壓為CPU供電,而不再使用之前的+5V電壓。這樣加強了+12V輸出電壓,將獲得比+5V電壓大許多的高負載性,以此解決P4處理器的高功耗問題。其中最顯眼的變化是首次為CPU增加了單獨的4Pin電源接口,利用+12V的輸出電壓單獨向P4處理器供電。此外,ATX 12V 1.0規范還對涌浪電流峰值、濾波電容的容量、保護電路等做出了相應規定,確保了電源的穩定性。

        在此之后,Intel為提升處理器主頻,開始將P4轉向Prescott核心,這樣主頻在大幅度提升后,所需功耗又再次加大。于是Intel在2003年4月,發布了新的ATX 12V 1.3規范。新規范除再次加強電源的+12V輸出能力外,為保證輸出線路的安全,避免損耗,特意制定了單路+12V輸出不得大于240VA的限制。而考慮到環保節能的需要,ATX 12V 1.3規范中還規定了電源的滿載轉換效率必須達到68%以上,這就要求電源廠商必須通過加裝PFC電路來實現。同時新規范還為當時嶄露頭角的SATA硬盤提供了專門的供電接口。由于ISA插槽已被淘汰,所以ATX 12V 1.3規范取消了為它供電的-5V電壓。現在市場中,大家隨處可見符合ATX 12V 1.3規范的電源產品,它因生產工藝簡單、材料廉價,所以售價也相對便宜。

        ● ATX 12V 2.0規范雙路出擊

        去年注定是硬件設備加速更新的一年,其中的亮點當屬PCI-E標準的推出。隨著i915系列主板的上市,ATi和NVIDIA便迫不及待地推出了各自的高性能PCI-E顯卡,借此搶占高端市場。而想要領略這些新技術及令人嘆服的性能時,電源問題又再次擺上桌面。不過好在這次Intel在其制訂了ATX 12V 1.3規范不久,便預計將來PCI-E標準實行時,將會再次引發高性能顯卡的“電荒”。也正因為此,在支持PCI-E接口標準的主板還未上市前,便制定了新一代的電源標準——ATX 12V 2.0。

        由于高端的PCI-E接口顯卡在功耗上已提高至100W的水平,加之主推的高頻率Prescott核心P4處理器100W以上的功耗,ATX 12V 1.3標準中所規定的單路+12V輸出不得大于240VA,顯然已不能滿足兩個功耗大戶的需求,因此新規范主要是針對增強+12V輸出電流而提出的。這一次,Intel選擇增加第二路+12V輸出的方式,來解決大功耗設備的電源供應問題。在ATX 12V 2.0規范中,電源將采用雙路+12V輸出,其中一路+12V仍然為CPU提供專門的供電輸出。而另一路+12V輸出則為主板和PCI-E顯卡供電,以滿足高性能PCI-E顯卡的需求。由于采用了雙路+12V輸出,連接主板的主電源接口也從原來的20Pin增加到24Pin,分別由12×2的主電源和2×2的CPU專用電源接口組成。雖然接口連接在了一起,但兩路+12V電源在布線上是完全分開,獨立輸出的。

        除此之外,ATX 12V 2.0規范還將電源滿載轉換效率的標準提升至80%以上,進一步達到環保節能的要求,并再次加強了+12V的電流輸出能力,規定電源中對+12V的總輸出至少要達到22A。對+12V的涌浪電流峰值、濾波電容的容量、保護等也作出了新規定。而針對不同系統平臺的應用,在ATX 12V 2.0規范中Intel還推薦了250W、300W、350W及400W共四種電源規格,來搭配不同配置的PC。在制訂了ATX 12V 2.0規范后,Intel又在其基礎上進行了ATX 12V 2.01、ATX 12V 2.03等多個版本的小修改,主要提高了+5VSB的電流輸出要求。

 

        大家知道電源內部元件,是一款優質電源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實際選購過程中,除一些對品質有信心的廠商會將所銷售的電源外殼打開供用戶查看外,絕大多數的廠商并不會允許用戶打開電源外殼查看內部元件,我們只能從電源進風口和風扇的縫隙中“略見一二”,這樣就為選購電源增加了難度。但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掌握了以上規范知識,再結合下面總結出的幾個選購技巧,相信大家還是能夠買到稱心如意的電源。

\

        ● 看清認證信息

        評定一款電源的品質,可首先查看其是否通過了必要的安全認證。一般來講,獲得認證項目越多的電源質量越可靠。那么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目前常見的幾種安全規范認證,以此來辨別電源的優劣。

        目前在市場中銷售的電源,都必須經過國家強制性3C認證制度后才能銷售。而現有的3C證書共有四個版本:CCC(S)安全認證、CCC(S&E)安全與電磁兼容認證、CCC(EMC)電磁兼容認證、CCC(F)消防認證。其中CCC(S)只代表通過了安全標準。正在使用的是CCC(S&E)認證標準,它對電源提出了安全和電磁兼容兩項要求,在電源上看到CCC(S&E)標志,就可理解為它通過了3C認證,這也是任何一款電源產品必須達到的標準,并不代表其質量優異,但一些小品牌在沒有通過3C認證的情況下,會使用偽造的標志來達到蒙騙消費者的目的。

\

        除3C認證外,一些高品質電源還會通過FCC認證,它是一項關于電磁干擾的認證。一臺通過了FCC認證的電源,會將其工作時產生的電磁干擾加以屏蔽,消除對人體的傷害。此外,在一些高級電源上還會看到UL認證標志,它是目前全球最嚴格的認證之一,對電源在結構、材料、測試儀器和方法等方面都有相關的限制規定。

        ● 外殼是否堅固

        檢查電源外殼是最直觀的辨別方法之一。考慮到外殼影響到電磁波的屏蔽和電源的散熱性,目前ATX電源外殼多采用鍍鋅鋼板材料,也有部分產品采用了全鋁制品以提高散熱性。現在市場中還有一些所謂“黃金版”產品,外殼鍍金或鍍鎳,不僅美觀還能起到防銹的作用。但一些劣質電源,自然不會使用高檔材料,通常會采用厚度較薄的外殼或者干脆采用鍍鋅的鐵皮,這種電源外殼強度較差,稍用力就會出現較大的變形,更淡不上防輻射和散熱性。

\

        電源外殼的出入風口設計對空氣的流通有較大影響,普通電源的入風口采用柵條設計,它對空氣的流動會帶來較大阻力。目前大多數電源采用了蜂巢式鋼網設計,利用電源外殼上的孔隙,可直接吸入5英寸驅動器附近的熱空氣,經過電源最終排出機箱外。但這種設計的進氣孔在排出熱空氣時,要經過電源內部電容密布的位置,氣流受到較大阻礙,影響了電源吸排機箱內熱空氣的能力。基于此,一些專業電源廠商采用在電源底部增開柵孔的方式,可直接吸入板卡產生的熱空氣,完全不受機箱結構限制,達到了最佳的散熱效果。選購時,可留意這類開孔設計的電源產品。

\

        ● 獨特的風扇設計

        對于一款電源來說,良好的風扇和設計將會令其在低噪音和散熱性方面得到改善。目前在一些專用電源上,已開始使用超大風量的12cm風扇設計,排風量較之普通電源的8cm風扇要高出30%左右,而且只需8cm風扇一半的轉速,即可達到全速運轉時所獲得的散熱效果,有效降低了噪音的產生。在部分高檔電源上還采用了雙風扇設計,利用在進風口處加裝的一臺8cm風扇,加快機箱內熱空氣的流動速度。因其位置正好在CPU上方,可有效降低機箱內部溫度。

        在令人厭煩的風扇噪音問題上,高品質的電源會采用在電源內部安裝熱敏二極管,并利用控溫電路及時根據機箱和電源內的不同溫度來調節風扇的轉速,借此來降低噪音。另外,為延長風扇的使用壽命,高品質風扇都已使用壽命更長的滾珠軸承,或者采用陶瓷軸心風扇達到降低噪音與延長使用壽命的雙重功效。當然,為了將壽命與噪音同時控制在最佳狀態,部分高檔電源甚至會使用磁懸浮軸承風扇。以上這些方式都需要較高的成本投入,普通電源受價格限制無法采用。

        ● 安全的電源輸出

        選購電源時,我們還能接觸到的就是電源輸出線和相應的接口了。目前PC硬件規格在逐步提高,所消耗的功耗也在不斷增加。而反映到電源輸出線上的很小一點電阻,都會產生較大的電壓損耗,這時如果相應硬件功耗較大,而電源輸出線質量低劣,很可能造成負載過大,引起線路過熱甚至燒毀。而優質電源在這方面會采用比AWG18號細的電源線,具備更大的承載力,所用材料也具備防火特性,很好地解決了此類問題。

        目前市場中銷售的專用電源,基本都具備了“五大一小”的電源接口,部分350W以上功率的產品甚至可提供 “七大一小”的輸出接口。而在選購一款電源時,除了這些連接硬盤、光存儲設備及軟驅的電源接口和4Pin的CPU專用電源接口外,如果選購的是ATX 12V 1.3規范的電源,還應留意它是否配有為高功耗PCI-E顯卡定制的6Pin輔助供電接口。如果選購的是ATX 12V 2.0規范的電源,則要留意其電源接口是否附送24Pin轉20Pin的轉接頭,以保證它能夠安裝在20Pin接口的主板上。考慮到現階段SATA接口硬盤已逐步普及,因此專用電源均會配有2個或更多的接頭。而一些高檔電源還會攜帶一個2Pin的風扇診速接口,連接在主板相應的“Power Fan Connector”診速接口,方便用戶進入主板BIOS中查看電源風扇轉速,更直觀地了解電源工作狀況。

\

        除以上這些能夠直觀了解電源質量的方法外,我們最好還要注意一些不同版本規范的電源的代用問題。目前很多廠商為ATX 12V 1.3規范的電源,提供了20Pin轉24Pin的主板轉接頭,以此來替代ATX 12V 2.0規范的電源使用在24Pin接口的主板上。這樣的電源在配置不高的PC上并無多大問題,但其單路輸出的限制無法改善+12V不足的現象,在配置高檔顯卡的系統中+12V輸出需求較大,轉接線材又設計不良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嚴重的電壓下降問題,影響供電質量。所以在選購時,最好根據主板所支持的電源規范“對號入座”,以保證電源的使用效率達到最佳水平。

       在了解到當前的兩種主要電源規范后,我們可以看出采用ATX 12V 1.3規范的電源產品,勢必將隨著下半年PCI-E平臺的普及和今后高功耗顯卡產品的推出,而逐漸地被ATX 12V 2.0規范所取代。但在目前市場仍然被AGP顯卡和更多主流低功耗PCI-E顯卡所占據的情況下,完全可拋開枯燥的功率計算,只要是符合ATX 12V 1.3規范要求的300W電源,即可應對大部分采用P4或Athlon處理器搭配主流顯卡的系統。盡管普通用戶所使用的PC對電源要求不高,但對配置高主頻處理器的系統還是應單獨購置電源,而不是使用機箱內自帶的普通電源產品,以防劣質電源因功率不足對硬件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傷。如果你是一位真正的發燒友,使用P4E 3.2GHz處理器搭配GeForce 6800Ultra一類的頂級顯卡組合,那么你最好還是選擇一款符合ATX 12V 2.0規范的400W電源,以免你的系統隨時會因供電不足,而不能正常啟動。當然,前提條件是要保證你的主板支持ATX 12V 2.0規范。

關鍵詞:電源

贊助商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汪清县| 扎赉特旗| 宁南县| 临邑县| 深州市| 南京市| 华池县| 开平市| 曲水县| 连江县| 河源市| 田林县| 绍兴县| 泰兴市| 锡林郭勒盟| 台南市| 中卫市| 南乐县| 本溪市| 平谷区| 安岳县| 乐都县| 广饶县| 孟连| 临湘市| 谢通门县| 勐海县| 正定县| 澄江县| 枣阳市| 周宁县| 团风县| 杭锦旗| 礼泉县| 蒙城县| 韩城市| 陈巴尔虎旗| 安多县| 平乐县| 昌江| 辉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