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軟件盜版到底有多重
一項商業調查報告引發軒然大波———
日前,一個關于中國軟件盜版狀況的數字,引起了軒然大波。
5月18日,美國商業軟件聯盟(BSA)公布了其委托市場研究公司IDC所做的一份調查報告,該報告顯示,目前全球使用盜版軟件最多的國家是越南、烏克蘭、中國和津巴布韋,2004年這些國家使用的軟件中有90%以上為盜版。
而就在同一天的2005《財富》全球論壇上,中國知識產權局局長王景川表示,《財富》雜志國際編輯羅伯特.福瑞德曼先生提供中國盜版軟件比例高達95%的數據是不正確的。王景川還進一步表示:“如果這個數字是準確的,那么中國軟件產業將占中國GDP8%以上,這超過了中國整個信息產業的全部產值,所以這是不可能的。”
那么,中國軟件盜版到底有多重呢?
中國不是盜版重災區
“其實,在國內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調查數據,來說明中國的盜版狀況,所以對這個數字我不好評價,但中國肯定不是盜版的重災區。”信息產業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軟件聯盟秘書長鄒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
而來自美國商業軟件聯盟所做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2004年全球個人計算機上使用的軟件中有35%為盜版,略低于2003年的36%。目前全球使用盜版軟件最多的國家是越南、烏克蘭、中國和津巴布韋,2004年這些國家使用的軟件中有90%以上為盜版。
有關專家和官員當即對“中國已成盜版重災區”的說法給予了反駁。中國知識產權局局長王景川表示,即使是那些建立知識產權制度長達數百年的國家,他們也難以保證自己不存在侵權問題。中國除了已經建立知識產權法律和法規體系,還創造性地走了一條司法保護和行政執法保護“兩條途徑、并行運作”的工作機制。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對知識產權的犯罪人可以判處最高7年的有期徒刑。“據我所知,這個量刑的標準在全世界是最高的。我個人認為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中國政府態度是非常堅決的,打擊知識產權違法行為的立場十分堅定。但是僅靠政府的作為并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它需要提升整體國民對知識產權的尊重和保護意識。”王景川說。
“對于盜版問題不能簡單地從絕對數字來看,而是要從特定的國家、歷史、文化、法律上來看。從法制上來講,這方面的建設還比較年輕,改革開放20年來,版權方面的法律保護與有上百年這方面建設的發達國家當然不能同日而語。更何況中國的人口數量大,要反盜版,從立法到執法,從理論到實踐,都需要相對長的一段時間來解決。因此,盜版是不是很嚴重,我覺得有個認識上的問題。”國家版權局版權司副司長許超說。
“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中國政府已做的夠多了。在發達國家,政府是不負責打擊盜版的!作為私權的知識產權依靠權利人自己去保護,而政府只負責制定相關的法律制度。在國外,保護知識產權是權利人的責任,更是義務,因為權利人若不去維護,導致社會公眾因分不清產品真假而受到損害,權利人將要承擔責任。我認為,現在中國政府已經制定和WTO的基本原則一致的法律,盡到了政府的職責。而發達國家要求中國政府采取更多行動保護知識產權,這將破壞中國的法律進程。”中國社科院知識產權中心副研究員唐廣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
眾軟件廠商依然看好中國市場
一位IT業界資深記者表示,盡管中國目前的盜版問題不容忽視,但眾多廠商依然十分看好中國市場,畢竟相對來講人口眾多,市場基數大。最典型的就是微軟一方面在中國市場上通過各種途徑打擊盜版,一方面又不斷地加大著對中國市場的軟件投放力度,而且中國政府對打擊侵犯軟件知識產權的力度也在不斷地加大,這無疑給了這些軟件廠商以充足的信心。
就在BSA公布有關盜版情況的第二天,UML語言之父伊萬-雅各布森博士率領雅各布森軟件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雅各布森軟件(北京)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這是雅各布森軟件有限公司在中國的第一家全資子公司,它將致力于通過培訓、咨詢、現場輔導等多種形式將世界上最新、最先進的軟件工程方法、技術和實踐帶到中國,幫助中國軟件人員和企業進步。
“雅各布森軟件在這個時候進入中國,無疑是對中國軟件產業發展起了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中國軟件產業未來發展的潛力非常巨大,我們不僅十分看好中國市場,而且對中國政府在打擊侵犯軟件知識產權方面有著充足的信心。”雅各布森軟件有限公司董事長雅各布森博士在發布會上談道:“中國人聰慧的才智和思維決定了中國人擁有軟件開發的天賦,中國擁有巨大的軟件市場和世界公認的軟件開發資源,無疑將成為世界的軟件大國。而我們希望可以同中國軟件人士攜手共同見證中國成為世界軟件強國而非盜版大國這一歷史時刻。”
據了解,伊萬-雅各布森博士被公認是深刻影響或改變了整個軟件工業開發模式的幾位世界級大師之一,是軟件方法論的一面“旗幟”。他是組件和組件架構、用例、現代業務工程、Rational統一過程等業界主流方法、技術的創始人。伊萬.雅各布森博士與Grady Booch和James Rumbaugh一道共同創建了UML建模語言。雅各布森軟件北京有限公司是雅各布森軟件在全球的第五家全資子公司,它將為中國軟件企業提供Rational統一過程的導入服務以及軟件架構、用例、UML建模和組織級重用的培訓和輔導服務,并且還將借助先進的逆向工程工具,幫助企業順利完成歷史遺留系統的改造和重建。
知識產權保護要適度
“發達國家旨在通過知識產權的保護限制中國的產業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移。發達國家過高的技術保護門檻,提高了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成本”,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趙玉敏表示,“中國有廉價的勞動力和比較完善的基礎設施,因此發達國家很難限制中國低端制造業產品,發達國家越來越重視對制造業高新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保護可以最有效地保護本國的利益。”
針對知識產權保護是否過度的問題,日前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專門發起召開了一個“頭文件、軟件兼容性與版權保護研討會”。今年年初,美國某公司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深圳市東進通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侵犯其軟件著作權。該案的爭議焦點在于,東進公司為了實現軟件兼容性而使用該公司軟件中的接口規范(即其頭文件的內容)的行為,是否構成對該公司軟件著作權的侵犯。據了解,這是國內乃至國際上首例以頭文件及與此相關的軟件兼容性問題為訴訟對象的軟件侵權案。
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常務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博士生導師金茂忠認為,在軟件研究和開發過程中大量應用頭文件,它是關于程序函數的聲明或者常量的定義,并沒有可執行的代碼。而我國2002年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中,明確定義了計算機軟件是可以執行的代碼化指令系統,因此從技術角度來講,頭文件并不是著作權保護意義上的軟件本身。頭文件也是一種提供軟件開發的接口,特別是進行軟件兼容開發,國際慣例都是免費使用。而且,為了實現兼容而使用已有軟件中的接口規范來開發新軟件的做法,在軟件行業中具有相當的普遍性。從鼓勵創新、鼓勵競爭的角度出發,軟件行業普遍認為應當把頭文件中的接口規范排除在軟件著作權的保護范圍之外。而且從美國目前的判例來看,因軟件兼容性要求所決定的程序內容也是被排除在著作權保護范圍之外的。
中國軟件登記中心主任李維指出,著作權法體現了版權保護的“兩分法”基本原則:我國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指出,對軟件著作權的保護不涉及開發軟件所用的思想、處理過程或數學概念,即保護軟件本身不被抄襲而不保護軟件能夠實現的功能。頭文件是一種接口規范,如果為軟件兼容功能實現的目的,頭文件就不能進行保護,著作權將適用兩分法原則。因此,限制頭文件使用就等同于限制了他人的開發,即限制合理的市場競爭,要避免濫用產權保護行為。
“我國與世界遵循的著作權法的基本處理原則與法律實踐相一致,合理運用將對中國自主軟件行業的健康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而另一方面,從‘頭文件’涉及的糾紛案也可說明,我國目前在規制濫用知識產權行為、知識產權壟斷行為、濫用技術標準行為等方面法律尚存在缺位現象,從立法工作上亟待加強。”參加“頭文件、軟件兼容性與版權保護研討會”的專家一致表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專家也深刻地表示,中國沒有一個產業,像IT業一樣背負著如此沉重的負罪感,因為這個產業有著一項原罪:盜版,而BSA每年發布的數據成為其中最重要的“權威”依據。保護知識產權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激勵人類創新,而不是因為它是“私有財產”。如果為了少數公司的利益不惜“妖魔化”整個國家的形象,甚至渲染盜版恐怖主義,就不能不令人深思了。其實,早在2002年12月20日,全球三大IT媒體集團之一的CMP屬下著名的IT門戶TechWeb.com在重要位置推出其總編Fredric Paul的文章中就對某些調查公司公開宣布調查結果表示了質疑,并指出提升軟件正版率,不能依靠胡蘿卜大棒的打擊政策,而應該以更便宜的價格使得那些盜版率較高國家的用戶,能夠用得起軟件。
中國IT廠商致力于保護知識產權
業內人士指出,其實中國IT廠商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一直進行著不懈的努力,老牌IT廠商做得很好,一些通過多元化新進入IT產業不久的廠商更是站在了較高的起點上。經過轉型后以研發、生產、銷售移動通信終端產品為主營業務,同時確立了以3C(Communication通訊, Consumer Electronics 消費電子,Computer計算機)產業融合為核心的相關多元化戰略,并已完成3C產業布局的夏新就是一個代表,其自主研發筆記本電腦等產品也在市場上引起關注。
“今后,夏新所零售的所有筆記本100%都將預裝正版微軟視窗操作系統。而且,夏新今后所有上市推出的筆記本電腦產品都將會通過微軟的WHQL認證,以保證筆記本電腦的硬件對微軟操作系統的全面兼容和穩定支持。這樣使消費者得到的不僅是軟件本身,獲得穩定而安全的操作平臺,同時也將得到我們的技術合作伙伴———微軟公司的相關配套服務。”王治全進一步指出,夏新筆記本電腦定位在中高端用戶,這些用戶除了對核心硬件的要求以外,對軟件、對操作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也都有相應的需求。“全面預裝正版,對夏新來說并不僅僅是購買微軟的OEM的操作系統這一簡單的動作,更不可能是撐門面。夏新一直在追求通過不斷努力來提高自身的研發實力,與具有全球優勢科技的伙伴合作來提高核心技術的應用能力,并以此加強對3C終端產品的掌控能力。而這次與微軟的戰略合作,全面預裝正版以及確保通過WHQL都是夏新希望能保證產品高標準措施中的一部分。”
“非法預裝雖然看上去能夠暫時降低成本,但在如今的法制社會和講究誠信的商業社會,這一時的短期利益必然帶來成倍的代價。它很可能損壞企業在合作伙伴心中的信譽,降低企業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而這些后果應該是擁有長期遠景的企業所不愿意看到的。此外,我們認為無論是新的還是老的IT廠商,也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IT廠商,只要擁有長期發展、服務客戶理念的廠商,都會在保護正版、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要方面做出努力。”王治全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