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說道攝影作品,總離不開談及構圖,構圖有這么重要嗎?好的構圖怎么就看的那么舒服呢?構圖有沒有訣竅呢?構圖會不會捆住我們的手腳,使我們變得教條呢?圖片一出等等構圖問題就不斷地縈繞著我們,我們怎樣看待自己作品中的構圖缺陷,怎樣練就在拍攝時留心布置畫面疏密間架,其實,了解構圖的意義在于建立正確的審美觀,了解美的奧秘,才能獲取美,才能更好地欣賞美。那究竟是什么東西困擾著我們的視覺,使我們有這么多的困惑。
構圖的困惑一——主體居中
這是最常見的構圖困惑,很多主體居中的照片是不能讓人有感覺的,為什么會這樣?攝影者不禁要問,在拍攝的時候可不是這樣的感覺,當看到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景物時,是真有那么一陣創作的沖動,用眼睛通過取景框盡力地盯住看,生怕抓不住這個景象,最后,照片還是不能引起他人的注意。照片雖然很清楚,色彩很鮮艷,可是為什么不能吸引人呢?困惑挫傷了我們的創作熱情,這個困惑的原由究竟在哪里呢?
這個困惑的產生是個生理自然的問題,解決這個困惑先從了解我們自己開始。圖片是用我們的眼睛來觀看的,攝取圖片也是通過我們的眼睛。都是通過我們的眼睛,為什么看與看就這么不同呢?剖析現象我們可以了解,看圖時我們用的是雙眼看大圖,拍攝時用單眼(即使是雙眼)看的是小圖,還有相機的聚焦和測光功能設計在取景器的中心。雙眼看圖和單眼取景、大圖和小圖這些怎么就會有兩種觀看的感受呢?從圖片是為了觀賞這個目的看,雙眼審視圖片是決定圖片構圖成敗的關鍵,雙眼到底在起著什么樣的作用。
我們的眼睛是感受外界明暗色彩的唯一器官,在張望時還可以區分物體的遠近,區分遠近是依賴的雙眼,兩個眼睛看到不同的視場,經重合我們感受到了一個立體的景象,既然雙眼是不同的視場,就會產生兩幅景象重合不到的地方,這個位置一般稱其為盲區,雙眼的盲區是在中心部位,無怪呼雙眼對中心位置出現的物體視而不見,原來眼睛看不見中間的物體,這樣說可能夸張了,誰說看不見!照片中間的一個小點都能看見,看見是看見了,可是,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很少能對此感興趣,如果真正體會到自己生理上的這點需要,會不會從照顧自己的需要出發,安排好圖片的畫面。
取景時為什么這個現象沒有引起我們的注意,取景時也是用眼睛感受景物的,取景的感受怎么與圖片的感受會不一樣!我們大家忽略了拍攝時是用的單眼觀看的現實,單眼是不存在盲點的,但是,看景物也不是立體的,即使是雙眼,看到的是取景器小圖,小圖在眼睛看到的范圍只是一個部分,這時小圖在眼中只能算是一個點,我們宏觀的眼睛不能完全融入小圖中去體會眼睛的觀感,只能做的是盡力的捕捉,很少去安排布置。
另外,相機制造商也在誘導我們做主體居中的行為,對焦(自動聚焦)、測光都設計在取景器的中央,使得我們的主體脫離不了中間的部位,結果產生的都是讓人不感興趣的圖片。
說了這么多,不就是不讓把主體放在圖片的中央,放哪兒合適呢?看過舞臺報幕員站的位置吧!舞臺的1/3或2/3處,圖片是個方框平面,這樣處理畫面,上下左右1/3或2/3處放置主體,我看應該可以吸引大多數欣賞者的視線。
主體居中也不是完全不可,這要看是什么樣的主體了,如果是要對稱圖形或金子塔構架,就該突破這種框框了。
構圖的困惑二——錯亂的線條
線條是繪畫表現的基本方法,在攝影中同樣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為什么我們很多很多的照片不能登入藝術的殿堂,究其原因有很多便是由于沒有處理好主體與其它線條之間的關系,不能讓線條達到錯落有致,很好的去襯托主體,使得線條無序的與主體重合交錯,最后,無情的“切碎”了我們精心營造的畫面。
線條起著這么大的作用,我們怎么會這樣無視各種各樣的線條存在,怎么會讓線條無序的充盈畫面,我們的眼睛平時都在注意些什么,為什么圖片上會出現這么多的線條?這又不得不說我們觀看的方式,眼睛在觀看實景時看到的是立體的景象,視點始終是一個,不論你怎樣運用眼睛,只能看住一個點,有人說了,我們不是把朝向方整個扇面的景象都看清了,怎么能說只看到一個點呢?我們之所以能夠看清很大面積的景象,依賴的是眼球不停的運轉和眼睛不斷地變換焦距,景象在腦海中有所暫留獲得的印象。
圖片是個平面的景象,把實景的前后都反映在一個平面上,景象已被固化,虛實已不能由眼睛來隨意調節,景象的前后重合在一個畫面上,那這些縱橫交錯的線條不就在發揮強大的視覺影響力嗎!
由于我們眼睛的運作,讓我們忽略了主體物前后無關線條的存在,使我們的畫面經常是橫出枝節、頭上長枝、斜切畫角等等,對我們的圖片構圖起著破壞力的影響。
如何避免混亂線條的影響力,這需要不斷地鍛煉我們眼睛的觀察力,鍛煉讓眼睛對拍攝景物無關的光影、色彩、物體也引起注意,避開或用技法處理有影響的線條,讓畫面變得整潔一致。
構圖的困惑三——平分天下
如果我們把每個風景圖片都看作是一個一個的小天地,再把這方天地往大了去想,就是我們一個一個的天下,那這個天下我們怎么分配好呢?看看我們多數人怎么分的,天與地平分,天與海平分,平分來,平分去,卻總感到是分配不均,畫面不能穩定,為什么會這樣?我們已經很公平的處理了天下,而這天下卻顯得這么的不夠太平,細想一下歷史給我們能夠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大一統時代以外,三國是最富有時代故事的歷史了,也是我們印象最深的時代了,孔明為了不具備抗衡實力的劉備能夠存在一方,提出要促成三足鼎立之勢,讓劉備在天下相對穩定的階段得到了發展。
三足鼎立與我們的攝影又有何干呢?兩點是線,三點是面,兩點的線是扯不清的,而三點在面上是可以站穩的,一個穩定的格局我們為什么不能拿來應用呢!
我們在實際拍攝中只看到了天與地、海與天,難道在這兩者之間再加上一個什么的,才能做到所謂的三分天下,達到我們要的平衡,那這個能使我們畫面平衡的東西究竟在什么地方。
別急!就在天與地、天與海之間,這個平衡應該由攝影者自己來掌握,怎么做呢?在自己的心目中始終把圖片的天下看作是三份,在兩分天地間如何應用這三份天下,不是有個遠交近攻的策略嗎!中間的這部分不是被天侵占,就是被地吞并,這樣天下就會相安無事,一個感覺良好的畫面就會出現在你的面前。
記住,希望感覺到景物的深遠,地面或海洋多些。希望感覺到遼闊那就讓天空多些。
構圖的困惑四——趨勢的秘密
什么是趨勢?趨勢是事物發展可能到達而還沒有到達的方向,發現某種趨勢,便可以引導眾多追隨者去追尋相同的目的。趨勢在一幅攝影作品中有沒有可以深入挖掘的空間,這些趨勢都隱藏在圖片中的什么地方,這些隱含的趨勢都在發揮著怎樣的作用,趨勢在圖片中具體的是些什么呢?
趨勢在圖片中沒有具體的指向,趨勢的表現基本隱含在線條或著事物的指示當中,什么樣的線條具有趨勢的作用呢?平行的線條有嗎?可以說沒有,平行的線條即使在地球上轉上幾圈也不能相交,就是說沒有到達的方向。在圖片上縱橫交錯的線條有嗎?也是沒有,因為相交的線條已經到達了目的地。
線條在什么情況下會出現我們要的趨勢呢?不是平行的線條,不在畫面中交錯(線段可能在畫面內交錯,但是,沒有實質交錯也可)的線條,要在畫面以外的不遠處相交,還有隱含在事物指示當中落點在畫面以外的隱含線,這些都是具有趨勢作用的線條。
發現具有趨勢作用的線條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呢?圖片有了這些趨勢可以給觀賞者帶來寬闊的想象力,發揮思維的空間,產生無窮的樂趣,讓觀賞者在圖片以外找尋各自的答案,這樣擴大了圖片的作用。比如,圖片上一個人或一群人都在看著畫面以外的某點,看圖者就會被這些視線所吸引,去想象畫面以外有些什么東西。還有,風景圖片中運用好具有趨勢的線條,這幅風景圖片就存在無盡的想象魅力。發現了這個秘密,我們還能放過這些具有趨勢意義的線條和指示隱含線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