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分配重蹈IPv4覆轍?
“當26個中國人分享一個IP地址的時候,平均每個美國人就享有6個IP地址,這就是中國在IPv4時代的窘境!比螂娦怕撁穗娦艠藴驶志珠L趙厚麟絕非危言聳聽。據統計,中國2004年年底網民達到9000國萬,但中國擁有的IPv4地址不到5000萬,占IPv4全部地址的1%多一點。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
“IP地址一向奉行先來先得,IPv6地址的分配原則也難免如此!壁w厚麟表示,“那些技術實力走在前面的歐美大國意識到這一點,已經開始著手搶注地址!
中國申請的IPv6地址占分配出去的1.7%,約為日本的1/9,美國的1/8,韓國的1/3強,占全球排名榜的第16位,甚至少于我國臺灣地區的擁有量。
針對目前IPv6地址的分配和管理問題,國際電聯正在建議制定雙軌制。趙厚麟解釋說:“國際電聯支持現有的那些有能力的全球性和區域性的非營利的民營IP地址管理機制繼續存在并健康發展。同時,國際電聯建議建立由國際電聯向各國免費分配一部分地址。”
國際電聯建議的雙軌制是在綜合全球電話號碼分配、IP地址分配和其他公共資源的分配方法的利弊后提出的一個新思路。對國際號碼分配原則是否奏效尚不可知,但前有資源搶購戰愈演愈烈,中國的IPv6產業行至今日,開始受到前后夾擊。
CNGI知易行難
8年前,現在CERNET2的主要負責人李星和他的博士生將網絡連接到國際6bone時,曾飽受非議。如今,中國電信運營商卻非常重視CNGI,這與之前CNGI啟動時的情況差別很大,現在不同運營商都爭著帶著資源加在這個網絡上。
CNGI是中國政府的大手筆投入,因此被寄予的厚望也最大。IPv6峰會上,有人置疑CERNET2的發展進程,李星教授坦言:“CERNET2開通僅半年,千萬不要急功近利,第一代互聯網就是先例,到時候想停也停不下來!比缃瘢珻ERNET2已經連接到20多個城市,100所大學,由各大學自動申請聯接,并且全部由八部委資助。
目前CERNET2上的流量平均是1兆,峰值是40兆-50兆,網絡中的殺手應用無非是高清晰的視頻會議!澳壳暗臓顟B對于一個新的網絡是很正常的,”李星解釋,“不像現在的CERNET上的那么滿,留有一定的余地開展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中國網通集團研究院副院長唐雄燕認為,缺乏“殺手锏”級的商業應用,是制約IPv6發展的根本問題。
目前,基于IPv6協議所支持的應用還非常有限,CNGI項目應用示范網絡組組長蔣林濤則表示,如果沒有成功的商業網,運營商和設備制造商都將沒有應用的機會,對于下一代互聯網體系架構的重新思考是十分有必要的,需要新的架構體系指導規模商業網的建設,這是一切應用的前提。
IPv6并非重點
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李國杰院士把向下一代互聯網比作“生物進化”,認為向下一代互聯網演進的步驟應該是漸進的,最重要的是IPv6只是解決了地址問題,并不是只要采用IPv6就一定能更安全、更簡單。就現階段而言,對一些過渡技術和終端產業化的了解比追風IPv6更有意義。
國際IPv6標準組主席、JUNIPER技術總監JeffDoyle認為,現有解決IPv6網絡問題的主要辦法就是對核心路由器采用雙棧技術。Jeff告訴記者,在中國電信CN2的標書中,能進行雙棧轉發,實現過濾和組播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條件之一。他建議中國電信運營商對IPv6的部署要有長短期的規劃,短期可以通過MPLS等過渡技術建立隧道,對傳統無法提供IPv6的設備進行支持,長期則應考慮重新建一張網對舊有設備進行替換。
坊間有爭論稱,IPv6與IPv4將會以25%與75%的比例同存多年,Jeff認為,如果近期IPv6能達到25%就該偷笑了。實際上,IPv6的增長將會很慢,預計到2010年才開始加速,而前期緩慢演進的特征將更為突出。
五專家談下一代互聯網五大難點
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化局局長趙厚麟:中國在IPv6方面和其他大國是站在一條起跑線上的,應該考慮在IPv6方面摸索一條路來,為建立一個合理和公平有效的地址分配機制做出自己的貢獻。
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總工蔣林濤:下一代互聯網上最需要解決的是安全問題,目前的安全問題是失控的,每個層面都在談安全,重復成本大大增加。
中國網通集團研究院副院長唐雄燕:在服務保證方面,IPv6跟IPv4相比目前還看不出有什么太大的進步。
清華大學教授吳建平:教育網有獨立的IPv4,我們現在研究的是如何將IPv4的應用大規模地推到IPv6。這樣的技術我們已申請專利,而且正在申請中國的標準,這會是一整套的過渡新戰略。另外我們大規模采用了國產設備,也采用了很多國外設備,形成了多廠家設備試驗環境,這也非常難得。
全球IPv6論壇主席LatifLadid:我們必須要把IPv6推向終端用戶,他們會最終從IPv6的檢驗中獲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