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Web將成為計算技術的下一波浪潮,微軟也就別無選擇,只有趕上這波浪潮了。微軟不會自動認輸的。
微軟于11月1日在舊金山公布重大的互聯網計劃前沒有舉行任何營銷活動,它的一些公關人員甚至刻意低調地處理這件事。直到蓋茨走上會議的主席臺時,人們才明白,這是自發動瀏覽器大戰后微軟最為重要的網絡戰略發布會。
在這次會議上,微軟宣布軟件進入了“Live”時代,并表示微軟將在催生新一代計算技術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他公布了創建二種Web服務的計劃:面向消費者的Windows Live;面向小型企業的Office Live。這二者分別是Windows和Office的網絡版補充產品。
微軟還計劃使客戶或獨立軟件開發商能夠方便地開發可以與微軟技術交互的、它們自己的Web服務。與Office等傳統的軟件不同的是,Web服務運行在網站上,能夠通過任何瀏覽器訪問。蓋茨說,“Live”時代才剛剛開始,這是一種審視軟件的新角度,能夠更好地創造機會。
盡管蓋茨聽起來象個先驅,但微軟卻是Web 2.0時代的遲到者。Web 2.0時代的先驅是互聯網搜索巨頭Google、Web門戶雅虎、企業服務提供商Salesforce.com,以及許多初創廠商;ヂ摼W用戶能夠在Writely.com編寫文檔,在Numsum.com創建電子表格,在Flickr.com管理照片。
在不久以前,用戶必須購買軟件才能夠完成這些任務。這些廠商以廉價或免費的價格提供有趣、易于使用的服務,這些服務通常是廣告支持的。與微軟相比,它們的用戶可能很少,但它們的業務模式很有震憾性。高盛的分析師里克表示,我希望這能夠迅速地改變微軟的商業模式,因為它代表著業務內在的運轉模式。
微軟的競爭對手對此不以為然。Salesforce.com的首席執行官馬克表示,微軟受到了Google、雅虎、Salesforce.com的激烈競爭,它別無選擇,只有“再造”自己。但馬克指出,即使有了新的Web戰略,微軟仍然無法象其競爭對手那樣迅速地開發和推出服務。
這次微軟面臨的危機堪與它在1990年代中期相比。當時,網景及其流行的瀏覽器可能使得微軟的Windows“無關緊要”,后來,微軟利用它雄厚的財力、Windows壟斷力量、對PC廠商的影響戰勝了網景,使得IE瀏覽器成為了Windows的“有機”組成部分。當然了,這一戰略也招致了反壟斷麻煩。
目前,沒有跡象表明微軟會再次撞上反壟斷這一“高壓線”。微軟的新服務基于被廣泛接受的業界標準,而不是它的專有技術。Forrester資訊公司的分析師沙琳表示,這次,我沒有發現微軟在利用其壟斷勢力。微軟必須使用戶相信,它的服務是他們所需要的。這也是對用戶選擇權的承認。
最有吸引力的是Windows Live。微軟已經創建了名為Live.com的網站,用戶可以創建個性化的網頁,將許多Web任務整合在一起。除了喜歡的體育隊伍和本地天氣情況外,用戶還可以收發電子郵件、使用即時通訊、檢查來自網志和播客的feeds。它還能夠使用戶發布來自他們PC上的內容。微軟提供的大多數服務是免費的,但有些服務是收費的。
Office Live提供了多種相似的服務,但它們是面向小型企業的。微軟將向它們提供Web網站、設計網站的軟件、基于Web的企業管理軟件。微軟希望廣告來為這些服務買單。用戶還可以使用付費服務,例如項目管理或者時間和帳單管理。這些服務還與Outlook等Office軟件相連接,使用戶能夠在網絡上和線下工作。
微軟主要依靠廣告從這些服務中獲取收入。微軟的技術總監奧齊說,Google在依靠廣告獲得收入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這一戰略既是大膽的也是危險的。微軟新的網絡服務不可避免地會“拉走”其MSN門戶的流量和廣告收入。盡管微軟還沒有提供在線文字處理工具,但奧齊表示他們有這樣的計劃,這可能會蠶食其傳統的Office業務。
最令微軟不安的是:新的基于Web的軟件開發人員生態圈的創建會威脅到它長期以來為Windows操作系統培育的開發人員生態圈。奧齊說,我們將不得不承擔一些風險。
事實上,什么也不做的風險可能更大。微軟必須維持其Windows和Office王朝,在其中整合更多的功能吸引客戶。與此同時,互聯網上出現的新商機對其壟斷王朝構成了威脅。隨著Google和Salesforce.com等公司的不斷壯大,微軟必須做出有力的反應。微軟新的Web服務旨在增強其傳統的產品,而不是為了取代它們。
微軟素以能“笑到最后”而聞名。在這個新的互聯網時代的拂曉,微軟希望自己能夠再現過去的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