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虛擬網游中的真實金融體系
即便沒有一個網絡游戲可以永遠存在,甚至網絡游戲的形態最終會消亡,但是一個具備完整經濟系統甚至獨特政治體系的虛擬世界已經出現在我們面前。
沒有接觸過網絡游戲的人很難想象,屏幕后面這個看似虛無飄渺的世界,竟然也蘊藏著自己的一套金融體系。隨著網絡游戲的不斷發展,一個具備完整金融系統的虛擬世界已經出現。這個正在悄然形成的“金融體系”中,已經出現了類似現實世界中的“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外匯管理局”等虛擬金融機構。
目前,這個金融體系正通過一些B2C、C2C的交易平臺,把虛擬世界中的“財富”轉換成現實的財富,而這些平臺所充當的角色就像現實社會中的兌換機構,他們可以把魔獸幣、熱血幣、劍俠幣等虛擬貨幣兌換成人民幣、美元、日元、歐元等。
用Q幣、人民幣還是美元?
在現實中,中央銀行的主要業務包括貨幣發行、存款、貸款,再貼現等業務,而在虛擬世界中充當中央銀行的則是網絡游戲的運營商、網絡公司等,他們負責虛擬世界里金融政策的制定、貨幣的發行、存款等職責。
目前,QQ的普及早已超出了騰訊公司當初的預期。現在Q幣甚至可用來購買其他游戲的點卡、虛擬物品,甚至一些影片、軟件的下載服務等。鑒于Q幣的價值,甚至出現了很多專門提供Q幣與人民幣進行雙向兌換的網站,使Q幣逐漸成為一種可以流通的等價交換單位。
實際上,人類社會首次以貝殼作為貨幣,也是為了方便交換不同的物資。如果在虛擬的世界中,有足夠多的人認可某種“貨幣”的價值,則其也完全可能成為物質交換的替代單位。
在一個每天會有幾百萬人參與的網游中,每天都進行著4至5小時的生產、交換,于是每個游戲幾乎就相當于一個小“國家”,而這個“國家”有著自己的政治體制、經濟體制和人文關系,因此,盡管是虛擬的“國家”,其存在的經濟規律與現實世界的經濟規律依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以目前風靡的“魔獸世界”為例,九城就相當于魔獸在中國地區的“王國”,它會制定魔獸的經濟體制,并發行一定的“魔獸幣”。玩家就是通過打怪得到金幣和裝備。虛擬王國政府制定的經濟制度,可以增加互動,方便玩家之間交換物品。
像花旗銀行那樣兌換美元
在現實中,商業銀行有這樣的一種業務,就是把你手中的人民幣兌換成各種外幣或者將外幣兌換成人民幣,在虛擬世界中充當這個角色的就是各種從事游戲幣交易的網絡公司。例如,美國的GameUSD和GE.com、中國的我有網和5173.com、韓國的itembay公司等等,其主要業務就是把游戲幣兌換成人民幣、美元、韓元等,他們兌換的過程和現實“商業銀行”的兌換沒有本質區別。
IGE是美國最大的網絡游戲虛擬物品交易公司。許云波是該公司在中國上海辦事處的總經理,負責在國內收購游戲金幣的業務,以及為IGE開拓中國市場。許云波的生意很簡單,就是用現實的美元從玩家手里低價收購游戲虛擬金幣,然后高價賣給其他游戲玩家。
這個交易市場在美國被稱做網游的第二市場,其增長速度讓人震驚。這項聽起來猶如天方夜譚的生意,已讓IGE的預估市值達到6億美元。目前IGE公司涉及的網絡游戲已有16款,與當年游戲運營商坐地收錢財源滾滾一樣,這個公司目前每個月都有一兩千萬美元的銷售額,其毛利率可達20%-50%。IGE在虛擬世界里,就好像與花旗銀行在現實中的地位一樣。花旗是將美元換成人民幣、歐元、日元,而IGE是將魔獸幣、EQ幣換成美元。
目前,在網絡游戲玩家和玩家之間進行虛擬物品和現實貨幣的交易也已經非常普遍,而且也不僅僅局限在虛擬金幣的交易上。比如金山公司運營的《劍俠》游戲的玩家如果想購買一把“奔雷槍”,可以通過支付1500-2500元人民幣向另一個玩家購買。
虛擬與現實的“財富通道”
如果讓你花幾千元,去購買一段存放在不知道什么地方的服務器上的代碼,你肯定會覺得不可理解。但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在網絡游戲《魔獸世界》中,一個60級虛擬人物在中國虛擬物品交易網站上的“成本價格”至少是2000元人民幣,當然你也可以把它折換成游戲中的虛擬金幣——大概能換1萬個,因為人民幣與“魔獸幣”的“匯率”最近一直穩定在1:5左右。
中央銀行、商業銀行,現實世界的一切金融模式,幾乎都可以在這個虛擬的世界中出現,這些“鏡像”的市場帶來的一樣是真金白銀。例如與現實世界中“保姆公司”身份差不多的“虛擬人物代練公司”也早已經出現。國外甚至有運營商開始思考在虛擬世界中向虛擬人物賣保險,因為這些人物往往傾注了玩家大量的心血和金錢。
當網絡游戲《魔獸世界》風靡全球的時候,當GameUSD上每天更新著美元兌魔獸金幣匯率的時候,當虛擬財物一夜之間轉變為現實中白花花的銀子,當虛擬世界也出現“通貨膨脹”、“通貨緊縮”和“金融危機”的時候,這一切就不僅僅是游戲那么簡單了。
網絡游戲行業正在出現變革,但是其影響卻已經遠遠超越了網絡游戲的范疇。通過虛擬物品交易,在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的“財富轉化通道”已經形成,這是一個越來越真實的虛擬世界。甚至有人這樣說過:從理論上講,今天開發虛擬世界與300年前開發美洲新大陸并沒有本質的區別。
虛擬世界里的“金融危機”
和現實社會的金融體系一樣,虛擬的網絡游戲世界也會出現這樣和那樣問題,也會像現實世界一樣爆發金融危機。
一位名叫“天下黃昏”的玩家在劍俠情緣·二區一服是“首富”,曾經被金山公司懷疑制造“金元寶”(一種等價于35元的包月點卡)而被凍結賬號,從而引發了整個服務器金融市場混亂,導致金元寶價格在兩天內上漲了一倍多。因為當時市場上金元寶的價格基本上被他一個人操縱著,而在背后就是強大的人民幣支持,據了解,“天下黃昏”是上海飛和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高層,就像索羅斯制造東南亞金融危機一樣,他在游戲的世界也制造了一場金融危機。
其實“天下黃昏”制造經濟危機利用的就是羊群效應或稱“跟風效應”,即一種貨幣在受到投機沖擊時,大量的資金會加入這種投機行列,甚至本國居民也會為了避免匯率風險而參與資本外逃,形成羊群效應。換句話說,“天下黃昏”就是利用自己在這個游戲中的影響力,而對金元寶進行投機,在低價時大肆收購導致價格虛高,人為地制造出一種預期升值的假象,而使得一些玩家跟隨買進,出現了跟風現象,形成了羊群效應,“天下黃昏”從中牟取了暴利。
難以克服的虛擬“通脹”
虛擬游戲世界里的通貨膨脹經常出現。在現實世界的金融體系中,有較為完備的預防措施來防止通貨膨脹或者緊縮,例如中央銀行有相應的黃金儲備來對應貨幣流通波動。但對于任何一個運營商來說,控制通貨膨脹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在虛擬的游戲世界里,規則是由某個游戲公司指定和執行的,他們的權利在某種程度上說是絕對的。因此,對于“貨幣”的發行運營商往往是沒有節制的,他們發行“貨幣”不用去考慮要和“金庫”里的黃金等價。這樣容易出現“通貨膨脹”。同時,網絡游戲中存在大量的“偽鈔制造者”,即黑客通過大量的私服外掛,私造虛擬貨幣,這些因素都成為游戲運營商無法控制虛擬貨幣的原因。
在網絡中“人氣”就相當于“錢氣”,人氣越旺的游戲,其交換的氛圍也就越高。隨之,一旦游戲貨幣“錢氣”高漲,則職業玩家便“聞著味兒”而來,他們尋找游戲中的BUG來制作外掛,制造“假鈔”,但“政府”(即運營商)又不能區分玩家手中持有的“貨幣”是真是假。
這和現實中中央銀行濫發貨幣,引起通貨膨脹沒有本質區別。因此原本一元錢就能買到的東西,就需要拿一捆錢才能買到。
例如:《劍俠情緣》這款游戲在最開始時,1億劍俠幣在全國各地和人民幣“匯率”一般是400—500元,可不到一年,劍俠幣則跌至1億兌換30—50元,行情急劇下跌,一些老玩家不禁感嘆:“身上沒幾個億,都不好意思問人家東西怎么賣。”(商報記者 賴大臣)
本文部分資料和數據參考了《互聯網周刊》、《IT經理世界》,特此感謝
網游故事:“地下游戲工廠”的財富機會
在西安市楊家村一個簡易的樓房內,有10個人圍著5臺電腦每天12小時不停地工作,他們的工作就是打游戲,“生產”《劍俠情緣》的游戲金幣。這是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地下游戲工廠”的一個。
老板王明和他的女朋友李雯還有網友“風之凈土”一起經營這家小作坊。“我們去年做的時候,先是和一些網上的交易平臺取得聯系,給他們供貨。” 王明說自己到現在也沒見過網站的任何人,所有的交易都在游戲中完成,第二天便會收到銀行匯款。現在他的工作室每個月的收入能達到1萬多元,利潤在3000元到5000元不等。
王明的工作室是典型的家庭作坊式的生產。這種場景在江浙、河南、四川等地非常普遍。他們除了通過打裝備來賣錢以外,還承擔著代練的任務,即專門為那些有錢沒時間的人練級——這是讓游戲中的人物越來越強大的方法,從而收取服務費用。一個月下來,每個人也能有近千元的收入。他們是原始的虛擬游戲經濟從業者。目前,國內最大的游戲工廠主要集中在東北三省、福建、四川等地,據了解,最大的游戲工廠有兩三千臺電腦,5000多員工。
實際上,虛擬物品交易已越來越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業內認為,隨著游戲產業鏈條的發展,處在上游的游戲生產工廠,特別是有規模的優勢工廠,正在成為緊缺資源。那些優秀的游戲生產工廠對于虛擬游戲交易企業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