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騰訊公司以50萬元的注冊資本成立的時候,很多人根本就想不到,他那時推出的“網絡傳呼機”會成什么氣候。記得當時人們最多的問題是:這個“漢化”的ICQ(當時流行的另外一種網絡即時通訊系統)怎么打得過風靡一時的ICQ,怎么打得過風頭正勁的MSN,怎么打得過……轉眼6年過去,在中國,很多人也許根本就不再記得ICQ的模樣,很多人一開機就閃爍起那個熟悉的企鵝……今天,根據它的招股說明書,它的注冊用戶有2.9億,最高同時在線人數多達610萬人,日均發送信息多達8.5億。毫無爭辯的壓倒性市場份額,擁有活躍用戶最多的中文網上社區,做到這一切,只用了6年。這是騰訊的光榮,也是中國網絡用戶的光榮。
1999年,在一次北京的聚會上,我第一次聽到馬化騰(他名字的最后一個字經常被人寫錯。其實很好記:那就是騰訊的騰)說了那么多的話。那天,這個當年20多歲的年輕人,這個出了名地不愛說話的人,那天少見地說了不少話,為他的QQ“辯解”。5年后我還記得,他那天使勁宣揚說,他的QQ,有一天不止是傳呼機,不只是網絡上的即時通訊工具。有一天,它會是中國網絡用戶最喜愛的社區,有一天,它會是中國網民最常用的工具,有一天……這一天,今天真來了。從那天到今天,有過別人的輝煌,有過行業的嚴冬,有過資本的離去,有過其它很多很多事情?墒墙裉欤覀儚恼泄烧f明書看到,幾乎所有那一天的創業者,都還在,品味自己的輝煌,收獲自己的果實。這很可能是中國網絡界最穩定的一個團隊了。這幾乎就是一個奇跡。這是騰訊的光榮,也是中國創業者的光榮。
由于某種歷史的機緣,我有幸和他們熟識。那么多年過去,無論他們作為深圳大學才畢業的學生,作為豪情萬丈的創業者,作為大家的好朋友,還是作為連續四年贏利、去年到現在贏利就高達4.4億的企業掌門人,他們都是一群“沉默的人”,沉默得幾乎和中國網絡界熱鬧而有些自娛自樂的氛圍格格不入。今年32歲的馬化騰,直到現在,站上講臺的時候,仍然會把羞澀寫上還有點稚氣的臉龐。不過,這一點也沒有影響他們成為一個成熟的公司。翻開他們的招股說明書,你能看見他們穩健的融資步伐,同時發現一個驚人的賺錢機器。2001年,凈利潤1千萬;2002年,1.4億;2003年,3.2億;2004年第一極度,就有了接近1.1億!截止2004年3月31日,他們手里的現金就有3.3億左右。就這樣,他們默默地成了中國最賺錢的網絡企業之一,而且用連續4年穩定贏利的業績,穩穩地坐進了主板市場。這是騰訊的光榮,也是中國網絡產業的光榮。
牢牢地吸引住大量的網絡用戶,尤其是,他們中的很大部分已經習慣了在網絡上為服務而消費,這是比現金還寶貴的財富。這不僅是騰訊的財富,這是整個中國網絡產業的財富。坐擁這樣巨大的財富,誰都很容易發生夢想。騰訊的難得之處是:這些年輕人看來沒有滿足的時候。他們的招股說明書很明確、也很清醒地描述說,公司以后增加贏利,將主要依賴增加提供服務和產品。現在,我們已經看到,QQ不止代表一個通訊工具。登陸QQ,已經可以看見社區,看見門戶的端倪,看見熱火的游戲,看見企業應用……就在寫這篇文章的同時,看到媒介報道,馬化騰在香港說,這次融資的65%以上將用于收購,收購的領域涉及電子商務、搜索……這些年輕人的野心昭然若揭?磥頉]人能夠阻擋他們裹挾著巨大的人流和小山一樣的現金進入他們想要的領域,當然,還有他們對中國網絡市場前景永遠不滅的信心。擁有巨大財富的同時,保留著不斷創業的激情和夢想,這才是他們最有價值的地方。伴隨著中國網絡的不斷成長,繼續埋頭耕耘下去,相信前面永遠是更廣闊的空間。這是騰訊的夢想,也是也是所有中國網絡熱愛者的夢想。
只要繼續創業,就會面臨挑戰。看來他們自己也很清楚:騰訊過去的收入,是過于依賴短信業務了。根據招股說明書,2003年,移動增值業務的收入占他們總收入的接近64%。此外,看來短信代收費的成本還是比較高的,他們2002年的利潤率是53%,2003年則降低到43%,2004年的第一季度,進一步降低到41%。不過可以看出,他們為抵消這個單一收入模式最近的緊縮政策帶來的影響而作出的努力,已經開始見效。2004年一季度,移動增值業務的收入比例繼續大幅度下降,而贏利繼續上升。突破網絡收入模式單一的屏障,打開更加廣闊的網絡商務空間。這是騰訊的挑戰,也是我們大家的挑戰。
珍惜并且大方地炫耀網絡的光榮,同時保持對明天的激情和夢想,清醒面對一個又一個挑戰。代表我自己和6688公司,以此與騰訊的弟兄們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