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姐
下跌指數:★★★★★
據悉,目前空姐的薪酬包括三部分:基礎工資、飛行小時費以及駐外補貼。基礎工資同其他工種沒什么區別,飛行小時費則實行多勞多得。2003年,民航總局出臺規定:空姐每月飛行時間最高不能超過120小時,下不限底。于是,空姐的收入從1997年前的最高兩萬多元下降到今年的3000元至5000元。
與國內航空公司收入下滑的局面相比,各方面條件比較寬松、優厚的外國航空公司成了空姐的理想去處和競爭焦點,外航空姐的月薪一般能達到1.3萬至1.5萬元。
IT
下跌指數:★★★★
目前,眾多IT人士的薪金已一改往日輝煌,持續呈現“疲軟”狀態。在中華英才網今年發布的一份薪資調查中,計算機與互聯網行業表現平庸:計算機排名下降4位,僅名列第9,年薪均值為38723元,較上年下降近7000元;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僅排名第13,且年薪均值比上一年下降了近5000元(年薪均值35707元)。
不過,IT業仍不失為一種高薪職業,仍值得關注。
酒店業
下跌指數:★★★★
近幾年,酒店業競爭日趨激烈。與早年相比,酒店業顯然已沒有昔日風光。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國內酒店業高速發展時期。酒店普通員工的薪水可以達到2000元,在當時屬中高等收入。而目前,酒店普通員工的薪水基本上還是維持在2000元左右,中層員工的收入為4000元左右,按當前收入水平來衡量,已脫離高收入者行列。
酒店業資深專家認為,10年來,酒店業的絕對工資上升,但幅度很小,相對工資下降。總體而言,薪水走的是下坡路。
銀行業
下跌指數:★★★★
上世紀90年代初期,金融業發展蒸蒸日上,國有銀行的信譽和待遇有目共睹,在銀行工作本身就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征。當時銀行的平均年薪在2萬元上下,大大高出其他行業,且包括分房等若干補貼。然而,隨著一系列金融變革,銀行工作不再是“鐵飯碗”,薪資水平不但未升,反而逐年下降,之前高于其他行業的薪資優勢已蕩然無存。
不過,隨著中國入世,我國對外資銀行的限制將逐步放寬,從今年看,包括花旗銀行、美國銀行等外資銀行已開始在零售業務等一系列領域內展開動作,這意味著,銀行業的人才流動將在今明兩年迎來一次高峰。
家電行業
下跌指數:★★★★
薪資總是隨著行業的起伏而變遷。近兩年,中國家電行業一直處于躁動不安的狀態中,競爭日趨激烈,大打價格戰,從業者的薪資也隨之起跌。數據顯示,今年家電行業大專以下學歷從業人員的平均月薪在1500元左右;大專以上學歷從業人員的平均月薪在2000元左右;學士學歷從業人員的平均月薪在2300元左右;而碩士學歷從業人員的平均月薪則在3000元左右。
近日,北京外企太和企業管理顧問公司發布2004年家電行業薪酬調查報告,在這份對全國近二十家家電行業的龍頭企業進行的2004年度的薪酬福利調研報告中顯示,家電大戰對家電行業的薪酬也帶來較大影響:由于家電行業價格大戰導致企業利潤降低,今年和去年整體上總薪酬基本持平沒有很大調整,薪酬增長率十分低。而把家電行業的研發部門與高科技行業中的研發部門的薪酬進行比較,則相差甚遠,家電行業研發部門的平均年度薪酬值幾乎只有高科技行業的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