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稱,楊元慶將出任主管國際業務的全球CEO,而國內業務則由中國區CEO劉軍接管。
PC是聯想的光榮,國際化是楊元慶的夢想,對于這二者,聯想似乎從未放棄。
。保痹拢等,又有消息稱傳出,聯想集團(0992.HK)將全盤接收IBM的PC業務。今年6月,曾風傳聯想要收購IBM在中國的合資公司長城國際(簡稱IIPC)。
記者致電聯想公關經理朱光,他對此表示否認:“聯想上下沒人聽到這個消息!钡浾卟稍L的多位聯想內部員工承認,聯想高層正準備收購IBM PC業務,他們正在加強英語學習,以迎接新同事的到來。而這些新同事,就是來自IBM PC業務部門的員工。
甚至還有消息稱,楊元慶將出任主管國際業務的全球CEO,而國內業務則由中國區CEO劉軍接管。
證券人士分析,聯想收購IBM的PC業務,除加強自己的主業外,更在于啟動其國際化戰略。聯想今年初迫于形勢,曾宣布放棄“多元化聯想”戰略,回歸主業PC。加上其國際化戰略在去年底的換標之后,進展甚緩。聯想希望,通過收購IBM PC業務,即能鞏固PC業務,又能為國際化打開局面。
聯想“回馬槍”
早在今年6月,就有消息稱,聯想將收購IBM持有的長城國際的股份。長城國際是IBM與長城集團合資成立的公司,長城集團持股20%,IBM擁有80%的股份,IIPC是IBM中國最重要的筆記本電腦以及PC、IA服務器生產基地。
當時,IIPC、長城集團和聯想三方均否認此事。從IIPC內部員工透露出來的消息稱,此次收購之所以流產,一是雙方對于收購價格的意見不統一;二是富士康攪局,在聯想與IBM談判的同時,IBM還在與富士康談判,富士康出價比聯想高,聯想只能無奈出局。
近日有IIPC內部員工透露,富士康遇到了與聯想同樣的問題,那就是與IBM在收購價格方面發生了分歧,富士康已于近日退出談判。
失去了富士康的IBM重拾舊歡,已經與聯想重新走上談判桌,雙方很快達成一致。據稱,雙方已經進入細節談判階段。聯想在IIPC收購戰中,上演了一場經典的“回馬槍”。
據知情人士稱,聯想此次與IBM合作,以臺式機業務為主,其中主體為IIPC。收購完成之后,將統一使用聯想品牌。在海外市場,尤其是歐、美市場,聯想今后將借助IBM的銷售渠道與制造能力,力推聯想品牌PC。在這些區域,IBM PC很受歡迎,,尤其在行業用戶市場上。
據了解,IBM不會放棄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業務。早在10月下旬,聯想就否認了欲并購IBM筆記本電腦事業部的消息。筆記本業務在IBM的地位遠比PC業務重要得多,它是位列軟件與服務、高性能計算機之后的第三大業務。僅以中國市場為例,IBM筆記本銷量名列三甲,位于戴爾、惠普之后,富士通之前。IBM筆記本除部分由臺灣一些代工廠商代工,其余全部由IIPC生產,收購完成后,雙方合作關系不變。
業內人士分析,IIPC之所以最終花落聯想,是因為聯想有能力接盤,而IBM又急于出售其PC業務。而富士康作為代工企業,接盤IBM PC業務等同于重新打造一個品牌,成本太大。而聯想正愁國際化沒有出路,握手IBM,滿足了IBM通過IIPC搭售PC業務的需求。
突圍國際化
聯想PC一直是聯想集團(00992.HK)的支撐業務,但現在這個主業正陷于圍城之中。
。玻埃埃茨瓿,聯想財報公布之后,聯想迫于業績壓力宣稱重回PC主業。然而要使“中國PC之王”的桂冠不旁落他人,現在看來也相當艱難。
楊元慶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隨著中國各國際大公司對這塊市場變得日益重視,聯想與戴爾、惠普、富士通這樣的廠商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聯想要在現在的基礎上保持現有的優勢,即中國本土第一PC廠商的位置都相當困難。
2004年上半年,戴爾、惠普等國際廠商勢頭直追聯想,特別是在行業市場。聯想去年廣告投入超過1億元,但風頭仍然被戴爾、惠普等國際巨頭蓋過。聯想內部曾分析,戴爾,惠普等國際廠商之所以能做這么大的廣告投入,原因在于他們都有成熟而穩固的市場,比如北美,歐洲,這些市場為他們提供了穩固的現金流,他們盡可以拿歐美的現金流來支持中國的市場。
聯想單一的市場格局成為與國際巨頭競爭的短板,他希望在中國市場之外多一些市場空間,多一些收入來源,以避免在中國本土市場與對手競爭的被動。
聯想去年耗資數千萬元,進行全球換標(由legend換為lenovo),這被看成聯想國際化沖動的開始。楊元慶當時也曾宣稱,聯想已經到了實施國際化聯想的階段。但一年快過去了,似乎鮮有動作。聯想相關部門負責人的解釋是,聯想希望先耕耘好國內市場。
事實的確如此。聯想2005年仍然將主力放在中國市場,今年最大的舉措是推出2999元的低價電腦,聯想希望以此進入一個既沒有戴爾、也沒有惠普的市場空間。但聯想從來沒有放棄國際化的努力,聯想與IBM的談判是聯想國際化實施一年最實質性的動作。
聯想內部人士認為,收購IBM PC業務剛好彌補了的短板。IBM的PC業務在北美、歐洲市場名列前三,是戴爾、惠普最強勁的競爭對手。聯想在歐美市場借助IBM現有的渠道與制造能力,可迅速進入戴爾、惠普的競爭行列。“后院起火”的戴爾們不僅要在中國市場,而且在歐美也要考慮如何應付聯想。
。校脤τ冢桑拢蛠碚f被稱之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IBM年營收800多億美元,而來自IBM內部的資料顯示,軟件與服務的營收已經超過400億美元,而在硬件收入中,大部分收入來自IBM高性能計算機與IBM筆記本,IBM的PC業務所占份額較少,并且其利潤率在所有業務構成中為最低,基于此,業界認為IBM將出其PC是遲早的事。
正因為此,聯想內部員工認為此為天作之合。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林方毅認為,目前的聯想正處在一個性命攸關的十字路口,而成敗關鍵則在于,調整之后公司PC主業接下來的市場表現,以及手機業務何時可以有所好轉。
收購價格瓶頸
但聯想和IBM的此次談判能否一帆風順地進行,在年底之前向外界公布,還得到看雙方對于收購價格是否認同。據知情人士透露,雙方還在討價還價的階段。盡管如此,此知情人士透露,對于這樣的“天作之合”,雙方志在必得。
但無論多么理想的收購價格,IBM所有的PC業務對于聯想來說,都是一個天文數字。無論是通過股權收購還是通過現金收購,對于聯想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
僅以IIPC為例,早在兩年前其凈值就達9000萬美元,而聯想此前認為此價格太高。除此之外,還有IBM全球PC品牌的收購。IBMPC業務在歐洲、美國的行業市場具有相當的影響力,有IBM內部人士稱其價格不會低于IIPC。
以此估值,此番收購價格不會低于15億元。這對于聯想,盡管困難,但還不至于不可能。聯想除擁有根深蒂固的行業地位外,其25%的凈資產收益率始終讓其成為市場和資本追捧的對象;更重要的是,聯想2003年度財報顯示,聯想手頭擁有26.5億港元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這就為它進行收購IIPC這樣的擴張奠定了基礎。
據消息人士透露,聯想已經開始著手準備收購之后的相關事宜。聯想將于明年新財年公布之后重組其領導團隊,以適應聯想新的國際化戰略。
聯想內部人士透露,在新的管理層中,將由楊元慶將出任聯想集團全球CEO,而由劉軍出任聯想集團中國區CEO。國內業務是聯想集團目前最重要的業務支撐,在可預計的一段時間內,聯想的大部分營收均會來自于聯想中國。
據此位人士分析,之所以選擇楊元慶出任全球CEO,是因為楊元慶是聯想品牌PC登頂中國市場的頭號功臣,柳傳志希望,楊元慶在海外市場能復制在中國大陸市場的成功。
聯想PC事業部一員工告訴記者,聯想早就有了這樣的想法,但欠缺的是實力。收購了IBM PC業務,再加上聯想在中國市場的運作手法,實力再也不是問題。這位員工已經開始夢想:如果聯想在歐洲、在美國推出2999元的電腦,老外不目瞪口呆才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