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民營企業西安投資洽談會的召開將拉開國內資本涌入西安的序幕。
10月18日,由全國工商聯和西安市政府共同主辦的“2004全國民營企業西安投資洽談會”在西安召開,共有來自全國15個省、區、市的百余民營企業參會,以民營企業作為招商主體,這在西安還是頭一次。
高新區成最大贏家
此次洽談會邀請的民營客商主要以民營經濟相對發達、民營資本富集的省、市為主,匯集了來自全國15個省、區、市的300余名民營企業家代表。會議重點安排了招商項目推介、合作項目洽談、項目簽約、企業家互相交流等有效活動。此次洽談會,西安市精心篩選了15大類共200個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適合民營企業投資的招商引資項目。
從本次洽談會可以看出,民營企業家在項目投資上日趨理智和務實,對于近一段時間過熱的房地產和有泡沫成分的商業、娛樂類項目的投資有所淡化。而在生產建設性項目方面給予了重點考慮。因此,在洽談會上呈現出了以下四個特點:首先是生產性項目比重較大,共有10個,占簽約項目總數的66.7%,最大的簽約項目為西安高新區內引進的一汽車零配件和汽車服務體系項目,總投資8億元;二是民營企業投資項目多,共13個,占簽約內資項目總數的92.9%,充分突出了本次洽談會的主題;三是東部沿海地區客商多,他們的投資項目共有12個,占簽約內資項目總數的85.7%,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東西聯合、優勢互補、實施雙贏的大趨勢;四是在西安開發新區內投資的項目多。高新區、經濟區、曲江新區、涇河工業園的簽約項目共14個,占簽約項目總數的93.3%;五是房地產開發、商業、娛樂類簽約項目少,此類簽約項目共3個,均已按國家現行土地政策(招標、拍賣和掛牌交易的方式)取得了項目土地使用權,僅占簽約項目總數的20%。投資結構趨于合理,這反映出國家在近一段時間內實施的宏觀調控政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18日舉行的項目推介會上,西安高新區向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家們精心推薦了包括軟件產業、通信與機械電子設備制造業、生物醫藥產業等五個方向的36個市場前景廣闊、項目質量高、投資收益好的優秀項目。據悉,在此次洽談會上,西安高新區共成功簽訂8個項目,總投資金額達28.1億元。
科技優勢吸引民營資本
和外商投資相比,民營企業更偏重技術密集型產業,雖然風險較大,但中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擁有優勢,并且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中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屬于朝陽產業,生物制藥、軟件、光電子在未來將是中國經濟走向國際的主導產業,更為重要的是,政府對于民營資本介入技術密集性產業進行大力的扶持和鼓勵,這使得民營資本將迎來一個投資科技產業的浪潮。
西安是以技術密集型為代表的科技產業發展的大本營,在西安高新區內,80%的產業都集中在生物醫藥、軟件、芯片研發等領域,這里擁有極其雄厚的科技產業勢能,并且人才的成本優勢是國內其他區域所不能比擬的。正是這些優越的條件,才使得民營企業如此看好西安的產業環境。
從這次洽談會可以看出,國內民營資本大規模進入西安將是大勢所趨。作為西安如何利用好自己的優勢,將源源不斷的資本轉化為GDP是政府和企業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陜西省委副書記、西安市委書記袁純清在與民營經濟代表座談時就表示:從西安市委和政府的角度來講,首先,要下大力氣解決三不問題,不積極,不主動,不勤奮;其次,從城市本身來講,西安在2020年要達到一千萬人,可以想象未來的商機很廣闊,因此希望大家看得遠一點,有一點耐心,西安的發展還要有一個過程,希望大家在西安能夠找到適合發展的項目,能夠有新的發展。
北京恒基偉業電子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征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次西安行感受很深,他覺得在當前國內宏觀調控的形勢下,西安這么重視民營企業,在全國民營企業家當中應形成一個良好的口碑。建議西安要科技招商,要建立一套與西安市保持聯系的、可能進入西安的大企業,或者是有發展潛力企業的數據庫,通過企業數據庫的運作,定期和這些企業聯系,了解他們的進度,了解他們的意向。其次要引商,除政府招商之外,口碑效應同樣非常重要,可以通過本地企業家形成一種以商引商的氛圍和機制,可能會對西安市將來的招商活動有所幫助。此外還應抓住新興產業興起的機會,形成新的產業鏈的工業集群,這是形成新興工業型產業鏈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