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11日起,北京、上海、廣州三地外資進入基礎電信業務的閘門將打開。不過,記者獲悉,目前尚無一家海外運營商或者投資機構向中國提出合資申請。
作為最賺錢的領域,基礎電信涉及固定通信、移動通信、衛星通信等,中國對其經營資質把控嚴格。2004年12月11日起,中國將允許外資在國內及國際基礎電信業務設立合資企業,外資股比可達25%;2006年,外資股比可達35%;2007年,外資股比可達49%,并取消地域限制。
“外方現在完全可以就基礎電信業務提出設立合資公司的申請,但目前沒有一份申請報告。”中國通信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劉彩透露。此消息也從掌管審批大權的信產部得到證實。“申請程序要先跟地方通信管理局申請,不過目前還沒有消息。”信產部相關人士稱。
面對這樣一個可以殺入中國市場的機會,虎視眈眈的海外投資者怎會視而不見?
“這種反差源自于經營電信基礎業務的特殊性,它需要覆蓋全國的網絡,不像制造業那樣輕松,”北京一位專家說,“時機尚不成熟。”
有專家認為,目前中國四大電信運營商各霸一方的局面,在外資投資基礎電信業務限制未完全放開時,外商直接投資經營成本太高,很難立足。同時,這也與國際電信業處于復蘇階段以及中國尚未發出第三代手機牌照有關。
國際電信咨詢公司BDA董事鄧肯認為,明年中國電信業可能迎來一個海外投資高峰。中國電信運營商“走出去”進入對方市場的時候,可能與國外電信運營商互相參股;同時,中國最可能發三張3G牌照,發放前要重新整合電信運營商,聯通的兩張移動網可能與中國其他兩家電信運營商進行資本整合,這涉及巨大資本,也給海外運營商提供了機會。
實際上,外資電信“變相”介入了中國基礎電信領地。四大電信運營商境外上市,外資手中掌握一定股份,這是國際流行的投資模式。英國沃達豐2002年買下中國移動香港上市公司3.27%股份,并稱要在5年內力爭控股20%.此外,還有英國電信與網通合作、法國電信與中國電信共同投資建立研發中心等。
當前?外資更鐘情于增值電信業務,今年4月,韓國SK與聯通合伙的聯通時科是我國首家經營增值電信業務的合資企業。目前還有十幾家在申請中。

